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9@365宁夏游杂感

(2023-10-06 15:02:43)
标签:

365

支教

乡村教育

意义

       这次到宁夏看望然然,也顺便了解一下然支教的学校。虽然时间很短,接触的人也非常有限,但还是有些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但想了一些事情,但还没理出头绪,只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
    在从西安去西吉的长途汽车上,我们非常巧地遇到了刚刚从福建返回西吉的西吉职业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看过电视剧《山海情》的观众肯定都知道,福建是和宁夏西(西吉)海(海原)固(固原)定点结对帮扶的省。所以,异地用工、结对帮扶都在这项工程中。西吉职业中学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定期组织师生到福建考察参观学习。
    在快到西吉的时候,我也碰巧和西吉职校的张副校长(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带队教师,但看样子是领到,后来是王民中学的王副校长告诉我,他是西吉职校的副校长)聊了起来。张校长和我说了当地的一些情况,包括县里的主要高中和他们职业学校。上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孩子来自西吉县各个乡村,也有一些外县的生源。这些孩子主要学习厨师、汽修、设计等不同专业,一部分毕业后就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继续读高职院校。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在职业学校或者高职学习一门技能,在当地甚至固原市、自治区内找工作都比较受欢迎。
    张校长也回答了我的冒昧提问,他们职校的老师每月薪酬大概在5000-7000左右。张校长说,如果是底下乡镇甚至在村里的学校工作,还有特岗补贴,老师们的工资会更高,甚至会达到每月一万元左右。这个数字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想起前段时间,然和我说过,当地人“穷得只剩钱了”。张校长说国家对于当地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孩子们上职校是全免费的,包括学费和杂费。王民中学因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更是免除了所有学杂费,而且免费食宿。
    当我来到王民中学,这里正在修建新的食堂和公厕。校园确实不大,但基本的设施是齐全的。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也基本上家里都有私家车。就当地的物价水平来看,老师们的工资在当地并不低。可是学校依然缺乏师资,能够坚守在乡中学的老师依然不够。我想,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说工作难找,而这里却有不错的薪金待遇但招不到人。因为毕竟我在时间太短,也没有更详实的数据,一时间我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但肯定不仅仅是薪酬的问题。
    在西吉的时候,发现县里虽然不大,但建设还是不错的,各种公共设施很齐备,商场、宾馆等也很全,条件也不错,可以说是价廉物美,生活还是比较舒适方便的。同后面我们去的中卫相比,甚至在一些硬件条件上比中卫还要好很多。张校长也和我说,这些年国家扶贫攻坚,西吉的变化非常大,发展得还不错。但下面乡和村里的教育还是有很多问题,主要还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和学校的配合度不高。
    在王民中学的时候,然和另外两位支教小老师也告诉我们,班上有个别学生,已经上初一了,但基本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不怎么识字。我就这个问题问了和我们一起吃饭的王校长,但好像王校长也没能给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答案。大概也只能是说,有些家长没什么文化,或者家长外出打工,家里的爷爷奶奶没什么文化。孩子上学之后,家长们就把孩子们交给学校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习了。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又不准留级,不管学成什么样都要按部就班升级。一般来说,我们觉得上了六年学,除非孩子有智力问题,怎么也不能还不怎么识字啊!但然他们接触过的几个孩子就是这样,智力上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就是不怎么识字。所以初一的课程对他们来说就太难了,他们也听不懂。这样的孩子,上课也只能是睡觉或者在教室最后排干点儿别的。老师们也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
    然已经初步建立了学校的学生合唱团,还在和校长商量,如何给这些孩子们提供一些上台演出的机会。但校长也觉得非常难,除了缺乏师资之外,安全是我这两天在每个校长口中听到最多的词。山区的学校,组织活动、外出,老师们和校长们考虑得最多的是安全问题。有些活动,已考虑到安全问题,往往就被搁浅了。想想我们周围的孩子和学校,各种方便条件,家长们、孩子们还都在拼命想要更好的资源,得不到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太多,而不知足不满足,好像吃了多大的亏。当然,这些也无可厚非,只是再次感慨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人都想得到比较优势,永远都想在竞争中获得胜出,往往就迷失了自我。
    看然给孩子们上课,我发现了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然然。以前,然和我说过,她将来不要当老师,因为她不太有耐心应对那些“不太聪明”的孩子。可是,在王民中学的课堂上,我见到的是非常可亲、有耐心、严慈相济的小然老师。王民当地的生活条件,和北京上海相比当然差距巨大,但然然并没有觉得无法承受。一些熟悉然的朋友都说,然然真的了不起。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生活优渥,却不娇气又有大爱。
    在王民中学,我也看到了帅气又踏实能干的小牛老师,还有他的同是教师的父亲。小牛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成熟、稳重、能干。小牛老师的家乡在甘肃,但和西吉离得很近,父母也是当地的教师。能从当地考到复旦,还是学计算机专业,小伙子非常优秀。但在与人接触中,又非常谦和低调,和我说也是因为从乡村考出去的,所以也申请回到家乡进行支教。因为父母是教师,在支教的过程中,也会给他一些工作上的指导。
    还有然和我说起的,在将台中学支教的小老师们。将台中学规模更大,外观看起来条件也不错。但然和我说,他们的宿舍是没有室内卫生间的,条件其实更艰苦。而且将台的风气比王民更差一些。有个小姑娘,体育很好,每天都很认真地训练,想要考上体校。因为如果考不上体校,家里人就要在她初中毕业后,把她嫁人了。他们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几乎什么都学不会。而且受家长和当地一些成人的影响,也不把学习当回儿事儿,对老师们也不够尊重。然说,他们都非常挂念在将台支教的同学们,也只能每次他们一起在县里聚会的时候,安慰安慰他们。
    在然去宁夏支教的时候,在一个家长群里我说起这件事儿。群里有的家长说,还不是因为能够通过支教保研,或者有优惠政策,或者能够解决就业,这些学生们才去的?而且时间不长,就一到三年,时间长了看谁还去?我当时听到这样的说法很气愤。确实,对于参与西部计划的孩子们,国家是给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但这些孩子们绝大部分可不是因为这些优惠政策,才决定参加西部计划的。或者说,学生们也考虑过这些政策,可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可以说,这些孩子们都是各方面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孩子,如果不去支教,也可以有非常好的前途。哪怕是没有所谓的“前途”,很多家境都很优渥的孩子,没有大爱、没有理想,又怎么会为了所谓的那些“优惠政策”,选择去参加西部计划、去进行支教呢?!显然,能够认为这些孩子们单纯是为了“优惠政策”、为了升学、为了工作的人,思想是非常狭隘的。
    又想到一些顶级高校里,很多患有“空心病”的学生们。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人们眼中非常优秀的人。可是往往又很多人得了“空心病”,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我想参加西部计划的这些孩子们,他们至少还有理想,也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他们没有“空心病”。然很少发票圈,但最近票圈里发了她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的照片,说是“炫娃”。她在支教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但也在支教中收获着意义感和成就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