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1@365什么是擅长?

(2023-03-22 13:39:41)
标签:

365

擅长

成绩

享受

兴趣

        这是一个我经常回想到的问题。远程陪伴然读大学的过程,我见证了然从一开始充满自信,到逐渐迷茫,再到不断寻找和改变,一直到目前为止,然算是找到了她发展的方向。而然的所有改变,始于“不擅长”。
    刚入八中少儿班的时候,然觉得自己将来能够学数学专业,因为刚进入中学的然数学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后来经过起起落落,然高考数学还算可以,也能排在班级前列,但然已经不再认为她自己“擅长”数学了。
    拍十四岁生日视频的时候,然说她将来想学生物。那时候然非常喜欢生物老师,也觉得自己生物学得不错。
    大一的时候,然觉得自己数学物理生物都还不错,毕竟物理高考满分啊。于是高数选课,选A;大学物理选课,大胆地选了荣誉课程;考虑到将来还是有可能学生物,生物课当然也得选A。一个学期下来,参加了各种活动,又是剧社、又是合唱团的,高数和大物的成绩都不如意。尤其是物理,本来有一段时间还想着将来是不是可以去学物理专业!后来参加物理系微电影的拍摄,看到物理专业的一本教材后,小家伙彻底放弃了学物理专业的想法,最终还是选择了生物专业。
    到了大二,情况也并没有特别好转。然觉得生物好难啊,自己好像也并不适合。这时候,小家伙已经开始疯狂地喜爱上了声乐,平时经常为自己无法有更多的练习时间而烦恼。而且假期还有平时,都在校外报了声乐课程自己学习。甚至和我商量,要不要去转到中文系,因为她觉得合唱团里那些中文系的学姐们有大把的时间练声乐。而且在大一大二然自己选择的中文系课程中,好几门课然的成绩都是A。然觉得她适合学中文。
    大三的时候,因为中文系没有开二专,然只能决定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读中文。其实,这其中,然还考虑过考研考声乐专业,因为她觉得自己更擅长声乐。但后来经过多方咨询和考虑,然还是觉得可以转专业学中文。这期间当然一直坚持学完了生科专业本科要求的所有基础课程,每次考试都感到十分痛苦。其实大二、大三,尤其是大三的时候,然生科专业课的成绩基本都不错,不是A级,至少也是B。但然始终认为她不擅长生科。
    大四上学期,然决定通过研支团的方式争取保研跨专业到中文系。值得庆幸地是,这条路最终走通了。而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为了给将来到中文系读研打些基础,然开始了法语学程和哲学学程的学习。因为中文系没有提供学程课程,然只能在哲学学程中找一些相关的课程学习。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所有学程的课程考试成绩也都不错。但如果仔细看的话,最终的成绩也并没有比生科的专业课成绩更高。
    所以,什么是“擅长”?看学业的成绩吗?记得假期的时候,然又一次和我说,当初某一科生科的专业课,如果她当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其实也是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学业成绩与是否“擅长”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完全是。在大三大四的学程学习中,然当然也很看重最后的成绩,但最重要的,然更享受学习的过程了。虽然也要下很大的功夫,最后的成绩也不会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然觉得学的内容是她感兴趣的,是她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
    不再以成绩高低,而是专注于学科本身带给自己的学习体验,也许才是真正是否“擅长”的标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80@365晕头转向
后一篇:82@365大停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