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65有坚定的信念,不需要“鸡血”或“麻醉”
(2022-07-30 19:01:22)
因为然要去西部支教,所以我今天调整了回程的时间。等然12号结束活动,13号和然一起回北京。在网上买了票,也预订了离火车站很近的宾馆。我们商量在当地多住一天,算是给自己多放一天假吧。然后13号返回。
这样回到北京就已经8月14号了。本来我还在想要不要带电脑,现在看来是一定要带了。后几天等然的时候,肯定会有活儿要赶的。
很多时候,计划没有变化快。很多事儿说来就来了,身不由己。下学期虽然课时减少了,但新课程、新教材、新课题、新任务,活儿一点儿都不会少。也许就是到要退休的时候才能轻松一些吧。
不过和很多人比起来,我的境遇已经很好了。小侄女在一家美术机构,前几天和她联系,告诉我这个阶段每天早6晚9,就是争取在疫情平稳期间,多上课,多赚点儿钱。这三年来,她所在的美术机构也有好几次差点儿关门。好在都挺了过来,现在疫情平稳,大家都是尽量多做。外甥在物流公司,虽然没有随时关门的危险,但先后有不少员工辞职,他部门的人员在减少,周六日都在上班。姐过来三天了,外甥今天就晚上5点到8点抽时间来我家里坐了一会儿。
这几年注定普罗大众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段时间不是网上“二舅”刷屏吗?但怎么说呢,我自己是不需要“二舅”来进行鸡血的。我知道我的追求是什么,我也知道靠这种精神“鸡血”是不能长久的。想想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日子、披荆斩棘的日子,他们靠的是什么?一定不是所谓“二舅”的这种情形,而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现在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人们,普普通通为他人付出的人很好,但他们也应该得到更多。我们读过“故事”之后,可以为“二舅”们感动,但更应该想想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然宝在做支教,8月底的实习也是关于西部少数民族的。她在做她能做的事情。我是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民族大学的人才大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在做我能够做的事情。如果说读了“二舅”的故事被感动到,那么也应该是为了“让更大多数的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样的理想和信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