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4@365新农人计划

(2022-05-04 22:32:23)
标签:

365

农村

种菜

经历

新农人计划

        打小没干过什么农活儿。刚上小学的时候,大姨家住在城郊。记忆中到她家里去,院子里有堆得一米多高的农家肥、大黄狗。初中校园里有个小菜园,春天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松土架垄。夏天还能吃到新鲜的西红市和茄子包。
    记得当初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有这么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老师留的课后作业是仿写,我就写了我们的小菜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板路,高大杏树,紫红的茄子……”当然这抄得太明显,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问:“咱们学校里有这些东西吗?”哈哈,显然语文老师没有我们这群半大孩子那么淘气,她居然都不知道我们的小菜园里有那么多好东西!124@365新农人计划而且我们校园里不仅有这些,还有一小排樱桃树呢!每年夏天我都要偷跑进去吃樱桃!我们学校临着浑河,河对面就是大片农田。也是夏天的时候,经常会有淘气的男生带着我们去人家地里掰甜儿(玉米秆)。现在的校园里只有花草树木了,当年浑河南岸的大片农田也都变成了住宅区。
    到了高中,老师又带我们去郊区学农,在农民收过一茬的地里帮着把漏掉的玉米收上来。与其说是学农,在我们看来也多半就是一次郊游。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在海滨城市大连的西山上。别人以为我去了海边,其实我是上了山腰。嗯,是的,我们宿舍就在半山腰。宿舍后面的山里是附近农家的果园,种着大片的苹果树。翻过山尖,在另一面的半山腰是一排猪圈。我曾经在那里看了很长时间的肥猪。我们也会在周日(那时候每周只休息一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转有轨电车到海边赶海,捡拾被海浪冲上来的海带、海白菜,还有礁石上的海虹和牡蛎。现在当初的宿舍楼还在半山腰,只是宿舍楼后面还是楼。
    在农村相对长时间逗留三段时间。大二暑假和好朋友回她家,在抚顺新宾苇子峪。那时候有多傻呢?同学说她们那儿村里都是通公路的,我就以为她说的公路就和我家门前的那条柏油马路是一样的。也就是这个暑假,我们遭遇了辽宁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一路上打水冲断了路,我们背着行李翻山淌河。大白天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在山里分不清东南西北,我的鞋在泥泞的路上跑丢了一只。下山的路上从山上冲下来的泥水有近一米深,从山里走出来,我们都成了泥人。
    这可能是我在农村生活最久的一次吧。半路我们幸运地路过她高中同学的家,在人家住了一个快半个月,每天除了到李子园里吃李子,就是听老乡们说着谁家被水冲走了,村里的谁谁失踪了。后来,去往同学家的路通了,同学的舅舅找了一辆小面包车把我们接到了同学家。我又在同学家里住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学着在菜园里摘摘菜、帮着铡铡草、喂喂马。直到电话通了,去本溪的路通了,我才从抚顺绕道本溪换车回到沈阳。
    再去农村,是读研的时候做社会调查。分别到了北京近郊的顺义、河北的顺平县和陕西的凤翔县。在顺义的一个山间小学里,我听到了平生听过的最美的童声。在顺平县,我们听可爱的胖胖地青年男老师给下朋友们讲:“下雨了,那个小虫儿(他们的儿化不轻声,就是读二声)的翅膀湿了……”吃饭的时候,校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快吃这个,这是我们这儿的蹦(笨)鸡下的蹦(笨)蛋……”也是在顺平,我第一次见识了村小里的复式教学,第一次睡在两条长板凳一张门板搭成的床上。第一次对统计数据的变换有了概念。后来我们到了陕西凤翔,在苏轼修建的西湖散步,在村中心小学看美丽的乡村女教师带着孩子们排练舞蹈《北京大妞》。每天一早天一亮就赶紧起床,不然在操场边的水池旁洗漱的时候就会被6点多到校的孩子们围观。离开凤翔的时候,也学会了当地的歌谣:“西湖柳、姑娘手、西凤酒”。
    关于农村、农活儿,我也就干过这么多了。前两年看人家在阳台上种菜,不知道触碰了我哪根神经,也买来菜盆、种子,学着种菜。结果呢,就是屡战屡败。前段时间,看着阳台上的空盆,还是没忍住又买了种子和菜苗,继续种菜。今天忙碌了一天,把买来的菜苗都种好了。这次是按照说明先缓苗,然后才种到盆里。还事先松土施了肥。希望不久我能有所收获。
    这是我的“新农人计划”。
124@365新农人计划

124@365新农人计划

124@365新农人计划

124@365新农人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