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6@365蜜汁自信(2021.04.16)

(2021-04-17 16:29:18)
标签:

365

自信

自知之明

目标

不奢求

分类: 教育心得
        朋友家的孩子上高二,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想试试高水平艺术团这条路,所以就和我聊聊当年然高考的情况。中间说到焦虑。一般来说,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就会产生焦虑。她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那你到底哪来的自信?”
    我当时一愣,是啊,我哪来的自信?
    又想起当年考研。那时候外语系的学生考研的很少,因为就业非常好。所以当年我们班上一共21名学生,一个同学保研到了北外,我跨专业考上了北师大,还有一个男生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当年还叫北京广播学院)的第二专业,对于一个省属师范院校来说,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后来毕业时,考上中传的男生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写到:“不要总是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大意如此)
    想想,我的同学说得也有道理。我之所以很幸运地考上北师大,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当教师。所以从高中开始,我就关心教育问题,读了有关教育的书籍。到了大学,除了外语专业的学习,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业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站得住讲台。也因此,在大四毕业的时候选择跨专业考研,在教育方面进一步深造。
    而最后考研成功,也基于我对于自身比较正确的认知。选择北师大,是我认为我个人体质性格不太适合南方的气候和生活。而在北方,教育最强的当然是北师大。选择比较教育,是因为同其他教育专业的考试相比,比较教育专业要考专业外语。我自己是学英语专业出身,当年也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这样在准备考试中,就可以不用复习统一的英语考试,同时教育专业英语的复习对我来说也比准备一门纯教育专业的考试更有优势。同时,从中学就开始的政治学习优势,也让我可以自信,即便政治裸考也有考取的机会。这样,在外语专业学习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可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两门教育专业课的复习上。
    即便如此,那四个月,我每天都只睡4到5个小时,很多时候已经部分白天和黑夜了。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我对自己情况的分析完全正确。凭借英语专业,所以统考的英语和教育专业英语分数都不错。平时在教育方面的自学和积累,教育原理和外国教育史的成绩也都可以。就是政治,因为裸考,最终和录取线差了4分。
    而我的好运也来临了。在备考的阶段,我跑遍了大连的书店,也没有找到专业外语指定的参考书。没办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照招生简章上联系方式,我给当时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负责招生的老师写了封信。信里介绍我的个人情况,写了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在信里还附上了我的一张单人照片,还有100块现金,拜托张老师帮我买一本专业外语参考书。上世纪96年,100块对一个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那是我从每个月不到50块钱的生活费中省出来的。我的幸运是我遇到了考验路上的第一位贵人。张老师收到我的信之后,很快帮我买了教材,给我回了信,还把买书剩下的钱也通过邮政汇款寄给了我。
    后来才知道,我的考研成绩出来后,是张老师到了研究生院,和当时任院长的顾先生说明了我的情况。当时还可以特招,所以顾先生看了我的各门考试成绩之后,很快决定让我进入复试。张老师和顾先生都不认识我,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想当个好老师,做事也非常执着,其他成绩也都不错,就给了我一次机会。入学后,张老师告诉我,就是当时我写的那封信让她很感动,让她看到了我考研和将来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决心。而对于我而言,当时写那封信,并没有报非常大的希望。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尽力争取。就这样,我只用四个月的时间,自己英语专业还有六门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跨专业考研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幸运当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我对教育一直的热爱,不断的积累,对自身各方面较为准确的评估,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持续的付出和执着的努力。在这里,我又觉得对于自我的认知和理性的欲求更加重要。
    人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还要能够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欲望。或者说,我们不能要得太多。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是多少不同。所以有的人可以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可以在很多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但就普通人来说,能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也就不虚此生了。但同时,人的发展又有多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方面的能力。所以,如何选择其中一个能力和方向,或者几种能力和方向发展,就又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有的时候,有选择甚至比没得选择更让人痛苦。我们面临的诱惑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想要的太多。当欲望和我们的能力不相匹配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然同学当年高考报名的时候,为什么要试试高水平艺术团这条路,也不想臆测。我想这一定是然自己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分析做出的选择,我要做的就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无条件地支持。这也许就是我对自己孩子的自信,也是对自己在亲子教育上的自信吧。同时,尽管我们决定要去试试看,也在尽我们的努力在准备,但我们从来没有想最后一定会成功。心思单纯地,无功利地去做事情,不奢求太多,没有那么多的利弊权衡,反而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不受干扰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这样,最后成功了,即便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不成功,也会坦然接受,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我的蜜汁自信从何而来?执着努力、自知之明、目的明确,以及不奢求太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