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技术集锦篇! |
交易的本质和核心在于“人”
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于“人”。调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投资在安全边际做好的情况下,得到一种人生的升华,包括你的家庭,孩子交易,身体健康,父母养老等,我觉的这才是完美的。
交易本身就是一个概率的游戏,对单次的交易来说,胜或负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视野就放大了一些,如果我们不追求单次交易的成功,而追求整体意义上的成功,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开仓是最不重要的。
开仓可以无需任何条件,永远不会有什么能告诉你在这个点开是对的在那个点开是错的,你自己的交易习惯和交易原则是开仓的唯一理由。开仓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的核心是开仓之后如何尽可能优化处理单。交易者需要做的是让错误的单子尽可能少亏,让正确的单子尽可能多赚。由于市场大多数时间是混乱无序的、无法预测的,交易者更需要做的建立自己的交易原则,什么样的交易可以被认定为正确的交易呢?
在我看,迅速脱离成本的交易是唯一正确的交易!只有这样的交易才可以有尽可能多赚的想法。其它的交易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何时退出,尽管退出不一定是亏损的,但我还是愿意将这些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交易在退出的时候称为止损。
很多的交易者希望在市场找到确定性的东西,否则就缺乏安全感。但事实上,投机市场里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止损的大小取决于你对于盈利幅度的预期,交易中的任何一步都无法完全分离出来讨论。在我看,盈利幅度的预期至少应该是止损的3倍,如果没有盈利预期就要放弃这笔交易。
对行情的任何一部分做出评估,前提条件是你已经参与进去了,那么你持有头寸所反馈出来的现象能告诉一切你想知道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技术走势图的分析只是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实,对于未来的参考价值很有限。想到了,却没有去执行,后面的走势往往好于自己的预期,这是高估了开仓的作用,知道了开仓甚至可以随机,符合自己思维的开仓应该无所畏惧。
交易的本质是什么?在金融市场设立以后,交易的本质实际上是在交换风险。所有的交易者进入这个市场,他是通过去承担别人的风险来试图获利。他在承担风险的过程当中,损失其实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做交易,他亏钱其实都不用觉得愧疚。你做交易的时候亏损是非常合理的。
就算是你没有任何损失的话,你存在一些交易成本,因为这个市场要运转,它有一个市场运转成本,那么这个运转成本有多大呢?我们说这个市场成本占到市场总资金的30%、也有说40%的,但总之来说比较大,也就是说,你带着100万资金进入市场交易,如果最后只剩下70万,其实你不用觉得难受,你其实保证了一个市场平均水平。
所以这个获利实际上是对这样一个结果的改变,它是非常非常难的,为什么我再三强调这非常难,就是说你对一个事情的判断,预期的风险与你的结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预期风险越低,你实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越高,你预期的风险越高,实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越低。
大家想想: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好的路上出车祸,但是我去过云贵川,那么艰难的道路,那么差的路况和山区我们很少看到有车祸。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大家对风险的意识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市场的风险承担者,实际上类型是不一样的,认识这几种风险承担着,给我们自己重新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待风险态度的差异,投资者可分为三类:
一、主动的风险承担者:
1.有能力对市场中的不同风险进行分类。
2.愿意主动地承担其中某类风险。
3.把投资收益看成是主动承担风险的补偿。
4.信奉的是“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对自己市场行为应尽的义务通常有较明确的看法。
二、被动的风险承担者:
1.通常没有能力对市场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但是有能力对自己准备承担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2.不愿意主动的承担风险。
3.把风险看成是追求收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4.他们信奉的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对自己市场行为应尽的义务通常不太在意。
三、盲目的风险承担者:
1.既不了解风险的类别,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2.只着眼追逐投资收益,完全割裂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3.把风险看成是事后的、外在的和强加的市场因素。
4.他们一心希望的是“只得不失”,市场行为通常体现一种“不劳而获”的强烈欲望。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想成为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全部的责任,有很多风险随时发生在交易者身上,专业人士有钢铁一样的出场计划,无论盈亏。对每笔交易要尽可能多的写下交易笔记,优秀的交易记录说明自我意识好、纪律好。差的或者没有内容的交易记录往往是冲动的交易。
如果一个交易者的交易记录优秀,这个交易者就是个优秀的交易者。一个亏损的交易者不接受事实,他的资金在缩水,他继续进行交易,并不分析错在哪里?每天不停的买进卖出,一系列小的亏损变成大的亏损,打破了他的底线,大多数新手就此崩溃了、退出了。
一个投机者的生命是用月来度量的,不是年。交易者的交易过程是自我发现的旅程,交易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理缺陷——焦急、贪婪、恐惧、愤怒、懒惰。自我发现不是目的,赚钱是交易者唯一的目的。交易者必须为自己的每笔交易负全部的责任。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会有行业的规则或上司的压力来保证你遵守纪律。
你是司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你是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准时上课……投机这件事更需要纪律,但没有人用压力让你自律,一切靠自己。只要你的账户有钱,你可以一直做自毁的交易,没有人阻止你,想想你在做什么,实际上市场上其他的参与者是希望你没有纪律、希望你冲动,这样他们就很容易赚你的钱。
做有纪律的交易者必须建立自己的交易记录系统。优秀的交易者做优秀的交易记录。这不单是为了他的账户,而是为了学习和纪律,如果没有好的交易记录,你如何计算你的成绩?如何为你的进步打分?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果不从错误中学习必然会重复错误。无论何时,当你决定提高交易水平时,做记录都会帮助你成功的快乐来自于自我潜能的实现,并认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过程,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于“人”。有时候当自己的技术和交易习惯不足的时候,就必须低下头来像别人请教,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取长补短,完善交易体系,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来面对市场各种的不确定性,调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投资在安全边际做好的情况下,得到一种人生的升华,包括你的家庭,孩子交易,身体健康,父母养老等,我觉的这才是完美的。
把握选股的原则
由于影响股市变化的诸多因素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所以投资股票是一种见智见勇的风险投资行为。投资者决定投资股票时,必须首先确定投资哪些股票,即如何选定投资对象;在全面考虑投资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投资股票通常要考虑三个原则:安全性、有利性利流动性。
安全性:即确保投资者可以收回本金并能获得预期收益。进行股票投资,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能获多少利是其次的,如预期利润相同,而风险性较低的股票则更值得投资。
有利性:是投资者可能获得的股息收益、红利分配及资本增值收益(即股票市价上升所产生的增值)。
流动性:即股票随时变现的能力。变现能力的好坏对投资者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及时满足投资者对资金的应时之需。对于小额投资者来说,目前沪深市场上任何一只股票的进出都非常容易,所以不必考虑股票的流动性问题。
根据这些原则,投资者选择下列股票较为安全有利:
流动性好或易脱手的股票;
购买第一流公司的股票;
购买价值低估的公司股票;
购买未出名但有望出名公司的股票;
购买自己认识或比较了解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购买“净值”较高的股票;
购买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股票;
购买价格长期偏低的股票;
购买有机构进入和有机构护盘迹象的股票;
购买主要技术指标都极佳的股票;购买刚上市价值被低估的新股;购买刚挂牌、开盘价不是太高的新股。
股市投资的几大心理误区
1.未能掌握突破
有的投资者在炒股的过程当中,总是在股市未能够突破的时候,就进入股市,最后各种原因而亏损。其实,这就像一个赶飞机,总是迟到,抵达不了令人兴奋的目的地。
2.未能集中注意力于所出现的机会
在炒股的过程当中,广大的投资者应该集中自己的所有注意力去分析和观察股市,这样才能够成功的盈利。当股市出现了一些令人分心的事情,那么广大的投资者应该找到一个令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理由。
3.想投资正确,却不想获利
几乎在全世界所有的交易室内,总有人跑来跑去向同事宣布,他们知道几乎所有市场走势的高、低价位。他们却不曾获利。这个游戏的名称为「赚钱」。是的!它只是一场游戏!
4.没有一贯性的运用交易系统
如果有任何好处的话,你就必须一贯性的运用它。如同俗语所说的,「如果你不用它……你便会失去它。
5.没有定义明确的资金能管理计划
你常常听人说,「但是这笔交易是如此的好,如此的正确」资金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本。
市场是一个陷阱,投资水平的高低就是“悟道”的过程
(一)市场是一个陷阱
股票市场,为什么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既然简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亏钱?事实说明,市场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简单”是市场给予投资人的一种幻象,也是个“圈套”,把许多无知的人诱骗进来,然后一步一步蚕食掉。对多数人而言,这个蚕食的过程,并非是被市场一口吃掉,通常是以“吃一口糖,敲一棒”的方式,让许多人在兴奋和痛苦中上瘾,沉迷于其中,最后市场往往会给投资人一个一次性的灾难,使投资人而从此一蹶不振,长时间都无法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市场中不仅有许多幻象,市场中还有许多假相,从本质上讲,对普通投资人而言,市场就是一个陷进,投机性越浓的市场,这个陷进就被制作得越完美,欺骗性越高。为什么呢?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进入市场的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从主观心态和能力上讲,唯有那些以大资金为代表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主力”、“机构”、“庄家”才是有最强烈的欲望和相对更强的能力去控制价格的,控制价格的目的,自然是视小散户为“鱼肉”,因此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本质上讲,机构与小散户之间,是一种“敌对”关系。
然而,机构大资金不仅有相对更强的能力控制价格,同时也有相对更强的能力控制传媒和舆论工具。机构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散户这个群体日趋成熟,小散户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耳濡目染的,往往都是对他自己进行欺骗、虚假的言论。因此,换一个角度讲,市场的本质上是使投资人变得更愚昧,而不是变得更聪明,这即是市场的功能之一,也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如果市场中很多人(代表的资金比例大)都变得聪明了,都能长期、稳定赢利了,这个市场就会崩溃,就会消失,因此,在投机性市场中,这种现象是永远不可能产生的。
(二)悟道金字塔
投资者其实是很无助的,市场中处处充斥着伪科学、伪学说、伪高手、伪思想,即便一个谦虚、好学、勤奋之人,如果没有学到明理,没有遇到明师,没有把投资路上的“窗户纸”一层层捅破,也很难最终悟道,看到市场的真相。
投资人如果赚钱了,往往会因为想赚更多这一念;如果亏损了,则有捞本或不承认失败这一念而长时间驻留在市场之中。大多数人都会毫不客气地认为自己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看起来如此简单,自己又怎么能以亏损而打消财富梦想呢,对吧?更何况身边处处都有不断涌出的财富神话,以失败而告终,岂不证明自己很笨?
市场是一个湍急的漩涡,很多“聪明人”都在这个漩涡里不知不觉地旋转着。市场不仅使人愚昧,市场也在不停打击投资者脆弱的神经,投资人总是在充满希翼和自我安慰中麻醉自己,然而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一旦被击破,投资者将会放弃挣扎,破罐子破摔,被漩涡无情的吞噬。自负与无知是投资的天敌。
市场投资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初级交易者:以传统技术分析为代表,是亏损的主要群体,认为市场很简单,充满自信乃至自负,最典型的特征是刻苦钻研各种指标,希望能研发一个财富永动机似的指标或指标交易系统,倾心于外在工具而不知道自身投资结构的改变,对投资而言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中级交易者:初步突破传统技术分析的束缚,知道价格随机性波动特征,一定程度知道技术工具所处的地位和改变自身投资结构的重要性,重视交易计划和投资策略在实盘中的应用,有自成体系的交易工具和方法,但对市场的规律和真相还没有完全看透,对市场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赢利,但由于自身投资结构的缺陷,容易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功败垂成的现象。
高级交易者:悟道者,彻底明白市场真相,透晰市场规律,深刻明白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实盘交易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技术工具的使用上“法无定法、万法归宗”,交易自身的信念、心态与哲理,能够做到长期、稳定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