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宽容和善待他人
(2014-01-25 09:40:44)| 分类: 转载类 | 
 
  方策小时候经过许多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的“事故”,这些至今想起来还感到有些后怕。家长对这些“事故”的处理,无疑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比如,方策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她妈妈的同事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到我家来串门,然后两家人就到附近的游泳池去玩。在水池中,方策坐在卡通救生圈里,由两个小姐姐推着,在水面上漂浮。一会儿,两个女孩和方策在水中嬉戏打闹起来,大人在水池边大声喊“别打闹”,孩子们根本就不加理会。忽然一个小小的人工浪打过来,救生圈不得不朝一边晃,瞬间方策连人带圈一起翻入水中,人一下子沉了下去。一时疏忽,险些酿成祸端。庆幸的是,那两个孩子都是经过体校少儿游泳班训练的,几乎还没等大人反应过来,就把方策托出水面,由于施救及时,方策仅仅呛了几口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时候家长的反应很重要,家长的情绪、家长对整个事件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判断。孩子也最善于察言观色,孩子摔倒了是因为家长害怕,所以孩子才害怕;孩子受到了伤害,是家长的愤怒才带动了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心理成长就是从他人的评价开始建立自我意识的,这个时期父母的言行甚至情绪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对方策落水一事,尽管我们担心、害怕,但还是极力克制自己,未表现出任何过分的惊慌和恐惧,也没有对孩子们因为打闹险些酿成祸端发泄自己愤懑的情绪,甚至不允许方策妈妈的同事责骂自己的孩子,释解了方策的恐惧,方策也并未把这次经历看得太重,以致在心灵上留下阴影。
 
 
 
 
  人,谁还会和你合作?
  孩子与孩子相处,发生矛盾和纠纷在所难免。孩子与他人的相处应该谦让甚至忍让,但忍让不是无原则的。大孩子不能欺负比自己年龄小的,年龄小的也不能让自己被大孩子欺负。我们试着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告诉孩子被人欺负了要会讲理。如果一个孩子不会讲理,最终解决矛盾的方式,不是窝窝囊囊忍气吞声就可能是蛮不讲理。有一次方策和身边的小朋友发生了争吵,请来大人评理。那个小朋友哭述自己的理由,讲得头头是道。而方策尽管觉得自己有理,却说不出子丑寅卯,感到非常委屈,气得呜呜直哭。事后,我们就跟她讲道理:两个人发生了摩擦,不是争吵时谁的嗓门越大谁就越有理,也不是谁越委屈谁越有理,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被认为是胆小怯懦的表现,应该能把事情的原委讲出来,他的错儿在哪儿,你的理在哪儿,要能讲清楚。后来方策再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请人来评理时,方策就把第一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第二这其中你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第三你错在哪儿了,讲得头头是道。在一旁的大人们都说,方策这孩子厉害是厉害,但讲理。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在集体中生活,与别的孩子相处,发生矛盾不可避免,吃亏、占便宜甚至被欺负都是常有的事。如果家长过度干涉和介入,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机会,而教育孩子以牙还牙更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很重视启发和引导方策宽容和善待别的小朋友,让孩子自己在与别的小朋友相处中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我们深刻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忍让、不懂谦逊、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那他将不受欢迎,成长会受到阻碍。(转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