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的路上有许多“滑竿”,这位是轿夫在兜揽生意。
好像这里是“一线天”,防护的很好,这些铁丝网在10年前还没有。
毕竟是AAAAA景点了,游览步道上方都有防护网。

雾气太大,有点遗憾!峡谷内的美景全都淹没在大雾之中。

我们现在是走在峡谷西侧的峭壁上,天晴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就是大峡谷的全貌了。

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瞬间云开雾散,抢拍几张。这个角度是从栈道上俯瞰峡谷全貌。

总是有人将这里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作比较,恩施峡谷望去草木青青、生机勃勃,农舍、田地,道路、人家。科罗拉多则是什么都没有。
前边道路进入山间的步道,峰回路转,曲折起伏,一步一景,回味不尽。



穿行云雾之中,栈道曲折通幽。景色万千,人在画中游。

“不识庐山真面目”人们嘴边的名句,其实不识真面目的何止庐山!



前方出现一座旅游酒店,地图上标志为“峡谷轩酒店”,到这里游览的路程走了将近一半。

这个景点被称为“祥云火炬”,只见浓雾不见火炬。稍待片刻后“火炬”轮廓从浓雾中显现出来。

“祥云火炬”是在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原来和山为一体,因灰岩层理薄,质地不纯,部分岩块自然脱落,逐渐分离而独立------。
拍了一张讲解牌上的照片,大家可一睹真容。

说起滑竿,我内心很排斥。感觉像地主老财。无奈岁月不饶人,年逾古稀的我,平生第一次座滑竿。内心忐忑。真是不好意思-------。
轿夫走一段也要休息一下。

轿夫引导我从这边看,这块石头有鸟的形状,靠左面是鸟头。

原来这是一只“相思鸟”,有点牵强,称“相思鸟”是因为鸟嘴是红的。

只要有“松”长在峭壁上,肯定都是“迎客松”了。管它是在那座山上。

这里是恩施峡谷的著名景点-----迎客松。

上来一位背着箩筐的女士,背篓内居然是个孩子。我想应该是位当地人吧,不然怎么会有背篓呢?
恩施大峡谷是全球最长、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长,雄奇秀美的世界地质奇观。
恩施峡谷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拥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
现是
AAAAA级景点啦,安全应该是个硬指标,危险之处都用铁丝网加固。

再过几年,这里或许也会成为一个景点。

大峡谷的“镇谷之宝”一炷香,高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罕见,为恩施大峡谷标志性景观。这是“一炷香”宣传栏上拍的。
我们看到的“一炷香”是这个样子的,连个影也没有,真是有点遗憾。
走过了“一炷香”后面的景点就不多了,开始一路下山。

乘缆车上升垂直高度是700多米,我们下山也应差不多。当时感觉是走不完的台阶。

下到某一个地方,有巨长的下山扶梯,据说垂直落差有200米,每小时可运送7000多人。

看现在多么清爽,据说黄金周时,这里是前胸贴后背的人。
扶梯简直就是一条观景画廊。

这里还是亚洲最长的户外扶手观光电梯。
海拔逐渐降低,雾气没有山上那样浓郁,恩施大峡谷的渐渐露出其真面目,让我们尽览峡谷之美。

云雾缭绕、若隐若现、重峦叠嶂,绿草如茵,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下到谷底,回身仰望群山,赞叹------仙境啊!


恩施大峡谷太美了!发自肺腑的声音。


感叹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之中,这边一溜小摊,出售当地特产,不打算买,也没有问价。
回到停车场,雾似乎散去大半,远山仍朦胧,刚到“恩施大峡谷”是上午九时,现在已是晚上6时,大峡谷游览了9个小时,虽很累,但很爽!回到酒店已是很晚了。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