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dor Rio
Hotel”前面大门很有气派,但从房间的看后边就有些凌乱,这应该是里约热内卢的民居吧。
里约热内卢机场的位置选的很好,它在相对独立一个岛上,对城市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我们住的“Mirador
Rio Hotel”在城市的最南边,靠近大西洋边。
早餐后开始游览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1763-1960年曾经是巴西首都,当了200年的巴西首都!
开始上山了,今天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耶稣山”。
耶稣山就在里约热内卢市内,我个人认为里约热内卢城市风光比圣保罗要漂亮,它靠近大西洋,市内还有一个“耶稣山”,还有一个“马纳巴拉海湾”。可谓“有山有水”!
大概从这里就进入耶稣山景区了。
每人发了一张票耶稣山的门票,票面上的价格为29雷亚尔,合人民币50多元,
耶稣山又名驼背山、基督山,正式名为科尔科瓦多山,山高709米,是观光里约热内卢的最理想地方,山顶为世界著名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夜晚,这些射灯照亮了整个耶稣像,你可以想象一下,夜幕中的里约,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望见巨大而明亮的十字形耶稣像,真是上帝无所不在。
巴西独立100 周年 (1922年)时,巴西天主教团和修女们联合签名要求佩索阿总统建一耶稣像。巴西著名雕塑家,花费了整整5年的时间精心设计,于在1931年完成了的这个建筑壮举。
巨大的耶稣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这里是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到这里来的是全世界的游客。
这座山真正的名字是:科尔科瓦多山,自从耶稣来到这里,科尔科瓦多山便得了个新名字:耶稣山。从此这里天天是摩肩接踵的人群,真是:山不在高(这里海拔709米)有仙(耶稣)则名。
第一眼看到这些人躺着,我还真愣了一下,原来他们是在拍耶稣像,山顶地方狭小,耶稣像又很高耸。他们采取这样的方法拍耶稣的全景。
耶稣像面向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庄重、威严。耶稣像总高度为38 米,两手相距29
米,雕像头重30 吨,手重9.1 吨,总重量为1200 吨,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巨型雕塑之一。
2007年7月7日,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里约热内卢尽收眼底!这里是巴西经济中心,是全巴西重要的交通中心。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港湾优良,南美洲著名旅游胜地。可惜今天雾蒙蒙,拍照效果很差劲。
看到路旁的树上挂着一树懒,在这耶稣山上,游人如织的地方能看见树懒,询问得知绝对是野生,看来这里的生态环境还是不错的。
从山上下来,已是饥肠辘辘啦,大巴车将我们拉到这里午餐,餐厅的名字为:CARRETAO,这个餐厅可不一般,你们接着往下看。
在Google地图上很容易就找到“CARRETAO”准确位置。这里距我们昨晚住的酒店咫尺之遥。
来到餐厅比进入景点还让人兴奋,尤其看到这么多的美食,然而最最关键的是这里是地道的巴西烤肉餐厅!北京也有巴西烤肉店,相比之下当然还是这里正宗啦!
每一个桌上都有着这样的一张图,表明了牛的各个部位,之前导游也介绍了各个部位的肥瘦、口感,等等。
餐厅伙计拿着烤好的牛肉,满桌子蹿,到你的跟前了,你需要就给割下来一块,放到盘子里。
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国宴,南美各国都吃巴西烤肉。经过五百多年的演变及历代巴西名厨的传承演化,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文化。
巴西人喜欢吃肉的原味,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味道,烤肉时只放盐来调味,味道不错,也很嫩。不过我倒是觉得要是再撒点辣椒面会更好吃。
吃完烤肉,我们继续参观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有750万人口。是南美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还举行国2届世界杯足球赛。巴西毕竟是个大国,有这个能力。
里约热内卢海滨风景优美,有200公里的海岸线,30公里的沙滩,有众多古建筑,为南美洲著名旅游胜地。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下面我们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烈士国家纪念碑”。二战纪念碑广场就坐落在海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与同盟军一起阵亡的巴西远征军官兵。
纪念碑始建于1957年6月24日,纪念碑所在地面积6850平方米。地下为陵墓,存放着468名阵亡烈士的棺木,地面建有纪念馆、纪念碑。墙壁绘有反映战争场面的壁画。
巴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唯一派出部队参战的南美国家。这让人肃然起敬。
纪念碑设在高地3米高的平台上,纪念馆由纪念碑、无名战士墓、展厅三部分组成。二战中巴西派2.5万名官兵组成远征军赴欧洲战场,牺牲了400多人,1945年巴西政府把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安葬在纪念碑地下的陵墓里。
一组巴西三军战士的雕像矗立在纪念碑前。平台下面还有一个展室,当时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
碑门两根柱子高31米,象征着人的两手伸向天空进行祈祷,顶端为一块220平米的平台。
碑门后为无名战士墓,墓前铭刻着"巴西纪念着她的无名战士",墓中央点着长明的火炬,这火炬已整整燃烧了50年。

长明灯火炬前,有巴西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为远征军的烈士站岗守灵,战士端站烈士碑前,威武、英俊。真应该感谢巴西政府,将欧洲战场阵亡的烈士全部接回到自己的家。
二战烈士纪念馆位于海滨,环境优美,看了地图是在一个港口的海湾处,所以这里看不见浩瀚的大西洋。
阵亡的远征军在此安息,据说这里还经常举行一些纪念活动。纪念碑后面还有一池净水。
参观“二战纪念碑”结束后,我们直奔下一个景点。开过来一辆警车,里约热内卢的警车是德国大众。
我们来到里约热内卢一个很著名的教堂,名曰“天梯教堂”。
“里约热内卢大教堂”又被称“天梯教堂”,教堂始建于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用了12年时间,教堂风格与欧洲古老典雅教堂大不一样。
教堂的主体呈圆锥形,造型时尚,给人金字塔般印象。
教堂高75米,底座直径106米,整个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框构成,好像天梯,所以又称作天梯造型大教堂。据说可同时容纳2万人。
天梯教堂是为了纪念圣塞巴斯蒂安(天主教圣徒)而建造的。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现代艺术的杰作。
外形高大奇特,里面更是宽敞明亮。宗教图案彩色玻璃窗,这一点与欧洲哥特式教堂一样,不过这里是从上到下的呈十字形分布。
讲礼台上方,悬挂着硕大的木刻的耶稣受难雕像。
天梯大教堂设计简洁、气势恢宏。有大师风范!
讲礼台的后面是小礼拜堂和忏悔室。
金字塔般的建筑!对巴西的建筑另眼相看了,巴西的建筑设计师世界一流。
下一个目的地是“马拉卡纳体育场”今天这几个景点都不远。
我们来到马拉卡纳体育场,这里是巴西最大的体育场。该球场1948年开始修建,2年时间建成,建成后能容纳20万人观看。咱们还在是中华民国呢,人间这里已经开始修建如此规模的体育场了。
据说马拉卡纳体育场以超高的容积和恐怖的声势著称。这超高容积好理解,这恐怖的声势是什么意思?有点吓人!
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开放,我们只能外观了。
在球场的大门口,有一位一身巴西球衣的老者,在表演各种球技,引得众多的游客驻足观看。巴西是足球王国,相当于乒乓球在咱们国家的地位。
这里还举办过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好像就在昨天,2013、2014这里举办过国际足联联合会杯及巴西世界杯比赛。
出于安全考虑,国际足联规定球场人数应在8万人左右。马拉卡纳经过大规模改建。咱们的鸟巢是91000个座位,我想大概都是遵循8万左右个座位的规定吧。
为了举办2014巴西世界杯,马拉卡纳体育场于2010年开始的翻修,座位数减少到74689个,毁掉了一些底层看台来增加可视度,还增加了顶盖。改建之后仍然是巴西最大的体育场。
这座曾经能够容纳20万球迷的球场,见证了巴西足球的百年荣辱,这座球场为1950年巴西世界杯而修建,决赛时却以1比2输给乌拉圭,引起了巴西的全国的哗然!主要是费了半天劲却让乌拉圭得冠军。
我还看到一则消息,该球场1948年8月2日动工,1950年6月16日世界杯前就已经启用了,注意只是“启用”!整个场馆到了1965年才完全建好。这在咱们国家好似不可能的吧。
巴西原住民为印第安人,16世纪初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国
,1889年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
。1891年建立合众国。1967年改为现在的国名。巴西是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移民。
今天最后一个节目是“桑巴舞大道”,我们在里约热内卢的活动范围在方圆5公里方位内。
我相信这个地方大家在电视里都见过,只不过那时这里是人声鼎沸,而现在这里则是这样的安静。1983年著名工程师亲自设计,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有了固定的场所。
桑巴舞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其中,有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学名叫: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全世界人眼中,桑巴舞是巴西的国舞,代表着热情及多种族族群的艺术溶合,就像西班牙弗拉明戈,阿根廷的探戈一样。我一直在想咱们中国是什么呢?是扭秧歌吗?这还真说不好。
这里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伍行进的通道。狂欢节期间,要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全市名列前茅的14个桑巴舞学校要在这里一决雌雄,评出当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还要再进行一场表演。可见当时有多么的热烈。
就在这空旷桑巴舞场地来回走了一趟,不知从哪里走出了一位桑巴舞女,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位桑巴舞模特,可以与她合影,但是要收费的。这位模特身材很好,感觉就是眼睛有点小。
在欧洲旅游时,发生过让模特追出来要钱的事,既然来了还是要拍一张,趁其不备举起相机,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很友好地跟我挥手。早知道可以拍一张非常好的。
生意来了,这一对夫妇租了桑巴舞的服装,和桑巴舞模特在合影。
老外和咱们中国人一样,拍完了就赶紧发朋友圈。
今天晚上我们就要飞往“伊瓜苏”,那里有世界3大瀑布之一的“伊瓜苏大瀑布”,我们乘2018.11.01、G3
9767航班,起飞时间:19:15分,到达时间:21:25,飞行时间:2小时10分。
我们记下了行李的重量。因为明天我们就要进入阿根廷,阿根廷航空对行李重量的限制为15公斤,得心里有个数。
我们的机型是波音737-800,早先我就说过,此行总共有18飞,现在是我们的第5飞。这次旅行飞机真是坐够了。
飞行2个小时,真是太快了。感觉椅子还没有暖热呢,飞机就降落了。伊瓜苏是个小城市,机场不大,没有廊桥,下了飞机直接走出去。
待
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