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靖边--波浪谷、统万城自驾游(1)

(2012-11-30 09:59:00)
标签:

陕北

靖边

波浪谷

分类: 自驾游

    利用十一黄金周自驾去了一趟陕北,游览了:
        靖边县------“波浪谷”“统万城”

        榆林市------“镇北台”“红石峡”
        佳  县------“香炉寺”“白云山”
    10月2日(2012)早上7时出发,黄金周高速路不收费,原以为会像北京的三环路一样,没想到很轻松就出了杜家坎。
    过了涿州我们上了G5京昆高速,G5应该比G4(京港澳)要好走的多。车不多可以很顺畅的驾驶。过了石家庄遇到一起事故,稍堵了一会儿,对行程没有影响。
http://s2/mw690/ac5d72bbtcfacef4afe61&690

 

    高速路很顺畅,但车还是比平时要多,看服务区的加油站排起长长的车龙。看,我的小白哈也在里面等着加油呢。 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还是很辛苦啊,工作量比平时大了不少。 
http://s12/mw690/ac5d72bbtcfacf151299b&690
 


    我们跨过黄河了。大约7、8年前我们也从这里跨过黄河,那时这里还没有高速公路,咱们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还是非常的快。就感觉一个地方要是几年没有去,再去就可以走高速公路了。http://s1/mw690/ac5d72bbtcfacf46b0380&690

 


   只要过了黄河,就到了陕西。这里是陕西的吴堡县。
http://s5/mw690/ac5d72bbtcfacf5e7dab4&690

 

    路上经过的所有的收费站都将7座以下的车单独开出通道。
http://s8/mw690/ac5d72bbtcfacf82cdac7&690

    我们住的宾馆一楼就是吃“大锅羊肉”的地方,我想这家店的老板可能是个党员,并且还是个书记。http://s13/mw690/ac5d72bbt7b2ba1b0f55c&690


    北京到靖边约950公里,我们一天赶到。到了靖边已是晚上7时半,找到住处后马上吃饭,陕北人民很厚道啊!看这-----铁锅羊肉,多实惠!这么大的大铁锅,大勺子的把长长的,捞菜很方便。可以涮菜,泡饼,香香滴!http://s10/mw690/ac5d72bbtcfacfadb62a9&690

 

    一路上只管闷头开车,过收费站照直往前走,真是太爽了!坚决拥护高速公路不收钱!
http://s12/mw690/ac5d72bbtcfacfc48a71b&690    

    这是在车上拍的,牌子上写着:

      龙州古堡遗址
      龙州丹霞地貌自然景观摄影创作基地
      闫家寨子遗址

http://s10/mw690/0039HIG7zy7aMPnNbe119&690


    在网上下了地图,将龙州乡,波浪谷的具体方位标在上面,以方便大家以后驾车前往。
http://s2/mw690/ac5d72bbtcfad16b02901&690
 


    这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m之间,最厚达150~180m。
http://s13/mw690/ac5d72bbtcfad16df36dc&690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这都是水土流失的结果,我想在远古时期也许是平的,不断的水流切割,就成了这个样子。



http://s5/mw690/ac5d72bbtcfad16fd87f4&690
 


    到了“波浪谷”的地界,这里的地形地貌真是像波浪一样。因此得名“波浪谷”。
http://s2/mw690/0039HIG7zy7aMRsmoDv61&690


    看!我的小白哈跳跃在这岩石的波浪之中。我们走了一路都是高速公路,但在最后接近“波浪谷”的一点路是越野车的天下。

http://s8/mw690/0039HIG7zy7aMQgFaTlc7&690
   


    如果你不是越野车,有二种方法:一、停在入口处,二、谨慎的、慢慢的还是能开进来的。
http://s12/mw690/ac5d72bbtcfad177ea21b&690
 


    关于为什么叫波浪谷,我想还有一种可能: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峡谷(Paria)的一些岩石,上面有着像波浪一样的纹路,这个地方被叫做"The wave"。
http://s11/mw690/0039HIG7zy7aMRCuh061a&690


    美国的这种地貌被称为“The wave ”,那么最早来到这里的摄影家就给这里起了一个名字-----“波浪谷”。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

http://s8/mw690/0039HIG7zy7aMQmExRJ27&690


   

     靖边波浪谷虽然没有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大,但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
http://s11/mw690/0039HIG7zy7aMRPbMF4ea&690



    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
http://s1/mw690/0039HIG7zy7aMR785RCa0&690


    目前这里是随意游览,我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卖票。这个地方已经修起一个观景亭。

http://s14/mw690/0039HIG7zy7aMQFzxZb4d&690


    我将小白哈开到沟壑的边缘,蓝天白云之中。

http://s8/mw690/0039HIG7zy7aMQvKXbxb7&690



    波浪谷的形成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

http://s16/mw690/0039HIG7zy7aMRP3A2Haf&690


    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http://s14/mw690/0039HIG7zy7aMSlQTKt0d&690

  

    我们下到了谷底,虽然不是很深,但是岩石表面一层沙子十分滑。都是坐在地上滑下去的。

http://s1/mw690/0039HIG7zy7aMRJkdmo30&690


    岩石纹路可以展示了整个沉积的过程。纹路的变化反映出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深浅差异。红色主要是由铁和锰的氧化而产生。
http://s8/mw690/0039HIG7zy7aMSv6V8zf7&690



    波浪谷的谷底大部分是下不去的,这是谷底最宽敞的一块地方了。大部分的旅游者就是在上面看看,能下到底的还是不多,然而我们下来了。
http://s11/mw690/0039HIG7zy7aMR23H061a&690


       色石头呈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圈圈的。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很严重。这是一种介乎于石头和泥土之间的一种物质,只是比泥土硬一些。http://s4/mw690/ac5d72bbtcfb44a2ba3f3&690

      

    一亿五千万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多不容易啊。天长日久形成了这美丽的层叠状的结构。
http://s15/mw690/ac5d72bbt7b2ba108637e&690


    这最窄之处只能容一个人身,很像咱们去过的皖西大裂谷。http://s6/mw690/ac5d72bbtcfb44a7e1fb5&690

   

    看这里有一根“擎天柱”,周围都崩塌了,就剩下一根石头柱,大自然造就的神奇。
http://s4/mw690/ac5d72bbtcfb44aabbbb3&690
   

    美国的波浪谷是国家保护公园,每天只放行20人进去,卖门票的方式是靠卖彩票抽奖赢了才有进去参观的资格,而且要提前几个月在网上买彩票。而靖边的波浪谷也许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http://s14/mw690/ac5d72bbtcfc07533c20d&690

   

    我的一个在美国的朋友QQ上说: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进大门后要徒步行走4个小时才能到达景点。我们如此轻易地就行走在靖边波浪谷之中,应该珍惜这一切。
http://s14/mw690/ac5d72bbtcfc075619dfd&690
 

    因岩石的纹路像波浪,因此被叫做波浪谷。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我们这里也要好好开发,也要弄个什么“奇观”之类的。http://s5/mw690/ac5d72bbtcfc0758a9184&690
  

    靖边的波浪谷也同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同为红砂岩峡谷。中国靖边波浪谷和美国波浪谷的差距并不大,都是红砂岩地貌,但靖边波浪谷更加年轻,只有6000万年。
http://s7/mw690/ac5d72bbtcfc075bd4ef6&690

    看这植物生命多么顽强,在这样的一个岩石缝隙里生根开花。
http://s15/mw690/ac5d72bbtcfc075e5f7be&690
  


    靖边波浪谷目前知名度还不高,也没有像美国The Wave那样一票难求。不知当地政府对于这样一块宝地有什么想法。

http://s11/mw690/0039HIG7zy7aMRkV5qi4a&690


    我的小白哈开到了波浪谷的谷顶。 岁月、流水将黄土切割开来,就露出了红色的波浪岩石。
http://s12/mw690/ac5d72bbtcfc076468a8b&690
  

    这位老者是当地的农民,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已经85岁了身体很好。正向我们讲述波浪谷:当年红军到过这里,这里还发生过战斗。老人很得意的是他的眼镜,是水晶的,花了800元买的。
http://s8/mw690/ac5d72bbtcfc0767ea297&690

    这么壮美的地方,俺老孙也留影一张。http://s5/mw690/ac5d72bbtcfc0769ca8e4&690
  

    《国家地理》介绍“波浪谷”的文章中有一幅照片,就是这个地方,就在观景亭不远的地方,搞摄影的人是要等光线的,我们拍一张就走了。
http://s16/mw690/ac5d72bbtcfc076d96a1f&690
   

    接着向前走,有几户人家,这里还有一个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城的遗迹。
http://s15/mw690/ac5d72bbtcfc0770795ae&690
   

    这里住着一户人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好在这里有电灯,和这家主人聊了一会儿:没有水,吃水要去买,6元钱买2m³  ,自己拉回来,吃用够2个月。在门前种点庄稼,好像只有玉米。没有灌溉条件,听天由命。好苦啊!
http://s8/mw690/ac5d72bbtcfc07726d1a7&690

    争得主人同意,我们进到了他们的家里,基本上一贫如洗。主人说:这个窑洞70年了,他们家一直住在这里。怎么说呢?感觉社会在某些方面缺少一种平衡。只有叹息。http://s12/mw690/ac5d72bbtcfc07749dd2b&690
   

    这位老大嫂是窑洞的女主人,很和善,正在用棍子将葵花脱粒,看到我们的相机都对着她,很不好意思。他们真的是一无所有,太贫穷了,看了这一切心里真不好受。
     我和他们说:现在有游客来了,你们可以做一些小生意,卖一点土特产之类的,他们老两口一脸茫然的半天没有说话。看来需要帮助和扶持。http://s10/mw690/ac5d72bbt7b2fad88b9a9&690

  

    这里就是“西门台城遗迹”,土城墙还都在,看这长度这城还不小。现在“城里”面种的都是庄稼。

http://s6/mw690/ac5d72bbt7b2fae8e6b95&690

    遗迹的老城门现在还在发挥作用。http://s10/mw690/ac5d72bbtcfdcd1bb6f49&690
 

    近看城门,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夯土结构,这城池怎么也得有近千年了吧,还是很结实的。
http://s3/mw690/ac5d72bbt7b2fae977692&690


    有水就显得生机勃勃,同时有水还会给画面添彩,这一片水在搜狗地图上标有,我们在出行前做功课时就知道有这片水。蓝天白云,绿水黄土构成了陕北高原的美丽图画。
http://s9/mw690/0039HIG7zy7aMQPSu4E98&690



   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的岩石,热膨冷缩,被风化成大石块、沙子和粘土。
    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 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http://s11/mw690/ac5d72bbtcfdcd245f40a&690

    仔细看这一层层的岩石有的稀疏,有的致密。因此就显现出美丽的“波浪”水透不过致密层,因而在岩石中有一层层的“湿润层”,这是我的发现。
http://s15/mw690/ac5d72bbtcfdcd263372e&690
       

    波浪谷完全没有开发旅游,周边旅游设施近于零。虽然环境差点,但目前它还是真正原乡原土的自然奇观。周围的原住村民都热情好客,愿意跟游客快乐地聊天,毫不拘谨。http://s14/mw690/ac5d72bbt7b2faea85ded&690

        

    这里是波浪谷刚一入口处,还是比较平缓。向里走到尽头就出现深深的沟壑。有观景亭的那一带是沟壑较深的波浪景观。http://s16/mw690/ac5d72bbtcfdcd2ad7daf&690

 

    面对着这样的景观,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多变。就好像它们是在一瞬间凝固成这个样子,多么柔和细腻。
http://s7/mw690/ac5d72bbtcfdcd2edcb46&690
   

    我们刚进来时这山包上满是人,能看出小山包上的纹理已是不太清晰了,它们被人脚踏平了,变成了流沙。
http://s11/mw690/ac5d72bbt7b2faeb5e8fa&690
 

    我们在此呆到夕阳西下,看到自己的影子映在对面的黄土山上,并且是很清晰,我张开双臂来了一个“X” 型(最右侧)。
http://s13/mw690/ac5d72bbt7b2faeb918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