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打球的一些体会
(2015-07-26 11:53:39)
标签:
快乐球聚 |
想到哪写到哪,说说最近在国内打了三场球的一些体会。
人情:朋友的热情没得说,昊哥专门从广州赶来,厦门的纸老虎又是借杆又是接送。北京的兄弟姐妹更是专门安排球聚,叠泉连打两场,阳光的贴心接送,掌门和会计的球杆,宅女的细心准备,妖舅的辛苦组织,老董的温暖聊天,柏树的衣服,老陕的人情帐欠了一河滩。
球场:国内的球场难度比美国这边普遍要大些,可能是因为有举办锦标赛的需要,大致相当于这边Pete Dye设计球场的难度。 球场惩罚性比较大,比如凯歌的沙坑,和叠泉的长草,蓝梯的坡度系数估计应该在72/135左右。
球童:在这边从来都是自己背包,自己看线,自己做一切。所以还是挺不习惯有球童在边上,当球车停下来的时候,总是要先到车后的球包处拿杆。。。
球杆:只能说自己的挥杆是有问题的,属于那种强烈依赖现有球杆的特色挥杆。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借来的球杆,三场下来分别是102,95,88,7字头的等差数列。 今天带儿子下场准备他的比赛,用自己的杆顺便打了4个洞,3个帕一个鸟,信心又回来了,下次一定要带自己的球杆!
要睡觉了,先写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