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女子德慧大学堂
女子德慧大学堂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70
  • 关注人气:1,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师说 | 尽孝道,通“三理”

(2016-03-30 16:16:53)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导师之言
南师说 <wbr>| <wbr>尽孝道,通“三理”
中国文化中,古代的读书人必须要通三理——医理、命理、地理。为什么要通三理?

因为中国文化讲孝道,一个作儿女的人要懂了这些,才能为父母尽孝。父母年纪大了,作孩子的一定要懂得命理。孔子在《论语》中就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了父母是多大岁数了,自己出远门能不能回来,自己心里有数。算一算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关口,怕有麻烦,早点准备,要特别小心。

第二点,万一有病了,自己懂得医理,知道治疗。不幸死了呢?懂得地理,找个地方安葬父母。所以一个读书人就要能懂得命理、懂得医理、懂得地理。
 
《易经系传别讲》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理”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命理。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整理自《论语别裁》

------------

中国的文化讲究做人做事的一切道理。其中最要紧的一项是孝道。所以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命理是混合在医理中的,都以五行为依归,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体质的弱点,对于治疗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一个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进展和变化,父母患病要知道医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选择适当的地方安葬。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到这些学问。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都是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三通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来源: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