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8月15日-19日,女子德慧大学堂首开少女班——《吾家有女初长成》,来自北京、上海、新疆、辽宁、湖南、山东、山西、吉林等各地的花季少女,带着欢乐、活力、清新,如同一阵春风吹进了德慧人家。她们一同度过了难忘的5天,从进门时的陌生谨慎到离开时的恋恋不舍;从开始时的茫然黯淡,到后来的眼里泛着光亮;从矜持高冷到热情袒露,她们发生了什么?
以下为孩子们的分享,根据内容,我们划分为“与父母对话篇”、“中医篇”、“剪纸女红篇”、“自然疗愈篇”、“帮厨篇”以及“特别篇”。愿天下父母能懂孩子心,愿天下孩子能感恩父母心,愿每一个女子都能柔软洁白、厚德明慧,承继德风,身心康宁,齐家治国。
《吾家有女初长成四·女红剪纸篇》
上午剪纸课,说实话我对这门课充满了期待。在很小的时候,总是在快过年时,期待着母亲能在买年货归来时,顺便带回来几张用红纸剪成的、在我眼中被看做是“绝对美物”的剪纸窗花,但这样的期待好像得到过一次的满足。到后来,当我也得到买年货的权利后,却再也没有见过像存在童年的梦中一样的漂亮的剪纸,于是,我对剪纸那朦胧的期待就这样一直默默地住在我心房的某个地方。
直到今天,我明白,我是该让这粒小小的种子开始生长了。当我照着老师的指导,剪出团花时,我都有点想哭,曾经的梦如今竟是如此地与我接近,我用手轻轻抚过红色的、并不是很漂亮的剪纸作品时,伴着一份欣喜,我仿佛又是那个站在商店橱窗前,盯着美丽的剪纸窗花、眼睛亮晶晶地发呆地小女孩。
下午是女红,绣荷包,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极其不熟练。绣出来的“荷包”样子有点怪怪的,或许是我还没有长大吧,看着我丑丑的作品,心中女性的意识似乎没有被激起多少,都却不由自主地有点小激动,舍不得这个丑丑的小家伙。
——兰,18岁,山西吕梁
手工课特别是剪纸课让我回到了幼儿园时代,和小时候特别一样,回归童真。下午香包课所做的香包,有奶奶家的味道。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沉香,19岁,沈阳
哈哈,今天真正地来了一次“穿针引线”,自己亲手绣了一个荷包。不过可惜做工不是很好,希望送给姑姑,她不会不喜欢。其实也想送一个给妈妈,但我只做了一个,回家想办法再做一个吧!
做荷包和剪纸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一件事,这手工活不心灵手巧不行啊!手糙是硬伤!真是多亏了大家的帮助,尤其是雅文姐,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谢谢刘惠霞老师的授课,非常感恩她!
——小珊,16岁,长沙
今天下午做荷包感觉很好,尤其是老师在唱着陕西民谣,我们在绣着荷包,内心很柔软,很满足,很惬意。
——英子,20岁,北京
刘惠霞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剪纸和绣荷包,体会到了中国女人的细腻与柔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遗失了太多,在缝制的过程中感受的不只是快乐,更有一种耐心和一针一线的细致。
——小希,19岁,吉林松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