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道家风之一: 何谓家风家教?

(2014-04-23 17:33:56)
分类: 家道家风系列讲坛

家道家风之一: 何谓家风家教?

——申论


        家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母体,由此形成血缘、亲缘和本性灵缘有机一体的“性格单元”。社会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单元”组合而成,故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善或恶的能量,这种能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也会影响这个家庭生存的环境生态。这种能量一旦固化,之于人则凝成人品,之于家则形成家风,之于国则构成国格。由此可知,家风是人品精华的化合,家风又是国家风气的浓缩。家风对于个人品格的养成,国家风气的形成具有无形的影响力,如同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将家风称之为心灵的温室,道德的城堡,灵魂的净化场,生命的喜乐园。

一、何谓家风

        家风是家族或家庭所形成的人生价值观的生态环境和成长土壤,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发展与个性展现,凝聚为一个家庭特有的风气、风格、风尚,并如春雨润物般地参与家庭成员的思维活动、认知方式、是非标准和生活习惯。家风的形成,无关乎家庭贫富,也无关乎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是父母的德行素养,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生命成长和人格养成源头,闪烁着精神的光芒与价值光华。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是“立德立行,成才成人”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全方位教化,展现出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共性的“最大公约数”。

        家风,在古代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公共遵守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家族就是“熟人”的公共领域,以订立的家规、家训、家法来建构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在代代相因言传身教的家教中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凝聚为家人血脉中自然延伸的“文化基因”,具有“心心相印,息息相连”的内在贯通性。今日重提家风,为什么会产生一“激”即活的效应?不是家风的缺失,而是人们对家风“日用而不知”的迷失。一个家庭诞生,上辈人所形成的家风就已经通过言传身教渗透其中,加之新主人在“阴阳合和”的过程中对自己家风的领悟和践行,传承出这个新家的个性家风。不论你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有家就有家风的存在,时刻影响家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家训、家规仅是对家风的一种文字总结,家教是形成家风的运行程序。由于数十年以来社会没有正面提到家风,但人们还是凭借人性的需求,心灵的直觉,在似有似无的过程中传承着家风。当中央电视台突然将“家风”的话匣子打开时,所有的人同时产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原来这就是家风,我家也有。”

        家风含蕴传统的根,更具足与时俱进的的特质,潜导人们始终在自觉不自觉地传承和更新家风。从人的生命本质上看,每个人不可能是“只生活在当代截面上的人”,每个人都与传统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发展已经由农耕时代“熟人”为主体的家族关系,演进为现代以“陌生人”为主体的公共关系,因此公共社会领域就自然成为滋养家风的环境与土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形成家风的主旋律。虽说中国社会的家族体系在城市化的大潮中遭遇冲击,原本的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家庭越来越小,离家族越远,却离社会越近,家风的现代特点就越加凸显。自觉融入社会公共意识之中,自觉坚守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价值共识,成为“微家庭时代”适应社会的共同选择。

        从人类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来看,传统家风在正心、修身、齐家、处世、创业等方面展现出道德与经济平衡发展的时代价值,以及“厚德载物”的核心价值没有过时,现代家庭的家风在“不变”与“求变”的互动中发展着。塑建现代家庭的家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道德建设的回归——以德化人,以德治家。传统家风与现代家风在具体内涵上有变化,而在其主线则是一致的,如勤俭治家、诚实为人、宽厚处世、崇学遵礼、温良恭让、善良宽容等向善向上的基本元素是不变的。

二、何谓家教

        家教是人类教育和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内在价值和内在认同连贯性的教育和教化,与普通的知识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灵性的开发,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的养育,灵性生命的导化。《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之善也。”家教之“教”,蕴含教化之义,即通过言传身教,使之形成恶扬善的习惯,凝聚可持续发展的能量。现在国学中流传比较广的“儒教”一词,并非宗教意义,而是用儒家思想来教化大家。

        家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第一家教是爱的教育。母亲是家教中第一位老师,孩子在母胎内就感受到母亲的爱,待出生后母亲将最纯正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孩子。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婴幼儿的早期记忆影响一生一世,这正合我国的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教给婴儿的第一课就是爱的教育,家教的主旋律也是爱的教育。有爱才能生发孩子本性中的正能量。第二家教是知行合一的直观循环教育。家教从家庭生活行为准则入手,是充满人性的鲜活教育。其方法是遇事即教,学之即用。如吃饭时就教珍惜粮食,掉下的饭粒要捡起来,培养节俭的品行。说话要求不说谎话,培养诚实的操行。由于孩子的一言一行皆在母亲及家人的监护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循环中积累,在积累中循环,既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又有利于形成坚韧的“软约束力”和成持久的“内动力”。第三家教是德才兼备的教育,家教的培养目标是先学做人,明辨是非,涵养道德素质;后学做事,勤于家务,培养动手能力。第四通过礼仪教育,养成行为规范,内化为德性,外化为行为。随年龄的增长,教养内容水涨船高,循序渐进,凡人生之所需,皆有所教,到边到角,不留空缺。即使没有文化,其品性也能在耳濡目染中保持向善向上的发展。凡此种种,家教功不可没。

        家庭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也需要“性命双修”,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家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教育阶段,是家庭自身建设的必修课,有专家呼吁:谁抓住了家庭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主动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