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员分享——来过便不曾离开

(2013-12-09 22:01:59)
分类: 学员分享

来 过 便 不 曾 离 

—— 记乌镇一日行有感

学员分享——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温柔、灵秀、古朴、自然,我有幸两次到访。与上次游客身份不同,这次是作为大学堂的志愿者,参与为“可口可乐”公司高管培训班精心安排的师生对话环节。我的任务是代表大学堂的德慧姐妹为大家奉茶。

说起学茶,我的热情缘于老公爱茶。从第一次离开台湾陈继寿老师的课堂,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茶。陈老师鼓励我泡茶时会说:这样泡茶,你的老公会更爱你。老师的话掷地有声,也是从那时起老公给我的眼神里平添了一份欣赏与赞许。

到达乌镇已是黄昏,顾不上吃饭先来到会场。校长已和伊娜、张、江峦在布置桌椅的次序,她神情专注地与场地负责人商讨每个环节的安排。结束前,校长先离退,我听到伊娜说:咱们清理一下磁场吧!须臾,耳畔飘来伊藤佳代的《绿度母心咒》。张邀请我共诵“心经”,半小时21遍。看到他们3个年轻人早将经文烂熟于心,实感惭愧。

夜深了,我却思绪难宁:来乌镇前,陈老师悉心叮嘱。从准备茶叶、茶具和开水至冲泡的重点环节,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还诚恳地鼓励我,你可以的。校长认真地对我说,要像你的老师那样,用你的爱和慈悲泡好每杯茶。因为有的人这一生就只喝你泡的这一次茶,你要让他记住这个味道。。。

晨起,推窗望去,竟有一汪池水盈盈扑面。光影、蓝天、古树、老宅倒映在碧色的水面上......那种古老与沉静时光与流水悠然与斑驳组成一江南水乡的画卷。倏忽,令人脱落喧嚣、远离纷尘,融入大自然静谧美好的景致中。。。

校长和可口可乐大区副总裁华莹(德慧姐妹)的开场白十分精彩,语气诚恳、内容深刻,把我这个从业与企业公司毫不相干的人牢牢吸引住。彭鑫老师上午的授课内容是《黄帝内经》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说《黄帝内经》是医书、道书和百科全书。他将此书的智慧运用于企业的发展中,通过讲五藏各司其职、五行生克与用人原则、五种正能量与领导力修炼以及四季转换的规律与企业的抗衰老等内容。把中医的重要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贯穿始终,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能将这样一部圣典的精要介绍清楚,并且与企业的发展一脉相承实属不易了。

下午是对话环节,刘丰老师和彭鑫老师围绕上午的讲课内容,与参训人员进行交流互动。我的工作是在这2个小时内奉茶三道:第一道,玫瑰花茶——初识德慧女人的味道;第二道,武夷岩茶铁罗汉——散发智慧的力量与无畏的勇气;第三道,福鼎老白茶——回味柔软洁白和优雅内敛的女性气息。

回想起当时泡茶的心境真的很平和、很自在,那是怀着感恩和回报的心在珍惜当下、享受当下。谨记陈老师传授的心法:让自己放空,进入无我的状态,才能接到一杯甘甜醇美的茶汤;用恭敬心请水和器还原出茶的本味;出水一定要轻缓,茶汤才会柔顺......

再说茶与之我,是内心向往纯净、自然、宁静和优雅生活的状态,是主人与宾客间无上尊敬和祝福的呈现。茶让诗人和古人永葆青春和活力的童真,是中国人托付心灵之处。泡茶引人入胜的乃是过程,而非行为;真正关键的是“去”完成,而不是“完成”。此时的茶,已不再只是诗情画意的娱乐,而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方法。

日本近代美学家冈苍天心说: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原来茶道是唯美的信仰。感悟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呈现和表达。不经意的举动,反而总是泄漏出自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想每一个爱茶人,都是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吧!

这次深入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非常难得,承蒙大学堂老师们的厚爱与信任。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校长在用慈悲、大爱和智慧为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呈现圆满融合的学习氛围;老师们在用厚德、修养和学识为我们开启“内化”的认知,提升生命的维度;大学堂的工作人员在用责任、使命和爱心为每一次培训课程,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保障。

收获远不仅如此。彭鑫老师与校长的对话令我动容,老师的豁达和仁厚自然流淌,滋养和感化着我。他说人的一生很短暂,要做对的事,不是一定要把一件事做对......还推荐我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和《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以助自己修行......

刘丰老师的每次授课都能打开我的心结,顿觉如梦方醒:学会“内化”,化解问题,而非解决;进入内在,找到投影源;如果人追求内在意识能量自由度的提升,投射到生活就是自在......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两件事:一是路途中沉重的行李总是他主动拎扛,像一位慈蔼的兄长照顾我们;再有泡茶时,可口可乐公司的外籍总裁大卫发问,放在水方里的茶宠有何用?我随性应答,欣赏。刘老师接过话题,茶席上摆放的所有物件都是有生命的......又是一阵惭愧,这就是生命维度和境界的差距,老师们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还有诙谐睿智、和蔼可亲的唐捷老师和内功深厚、待人和善的王洪欣老师。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无缘听他们讲课,深感遗憾;伊娜、张和江峦虽年轻但能持重,尤其是守职尽责、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令我佩服。看到大学堂的管理团队在健康蓬勃地发展壮大心生欢喜,这是我们每个学员的福祉所在。

踏上归途,又近夜色。灯光流水交相辉映的千年古镇,散发着和谐而温暖的气息。乌镇,这个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是抛却了万般奢华之后的一个古朴简约的梦境。忽然想起一句话,最能诠释我的心境:来过便不曾离开。

感恩王校长、各位老师、团队的工作人员以及德慧人家的所有老少、兄弟和姐妹。

 

 

和 

于2013年12月7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