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关键的品质是什么

分类: 导师之言 |
女人最关键的品质是什么
——陈静瑜老师
我先生曾在我的企业里,给员工上过一堂课。先生的那堂课讲的是:你怎样谦卑地去做人,怎样勤奋地去做人,怎样与朋友守住信用。我听完之后,也有很大的启发。然后我跟婆婆打了一个电话,我问她:“妈妈,您当年帮儿子找媳妇的标准是什么?”因为我知道,婆婆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她的家教也很严,从小对我先生要求都非常严格,我的先生也是个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行为。
这一点我婆婆也是觉得非常的欣慰。然后,婆婆就跟我说,她找儿媳妇,有三点一直都没变过。
第一,要正派善良。我婆婆说,找媳妇最关键的是看人品,看看这个女人是不是正派,心地是不是善良?所谓“正派”,就是没有现代社会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跟男的抛媚眼啊,穿的很暴露,或者说话很轻佻,这些都会透露出她为人不正派。女人要品行端正、心地善良。这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女人要有贞操,要能够守身如玉,这样才能守住一生的幸福。
我认为,一生的幸福包括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就,还有公婆、孩子对自己的那份爱。要拥有这些,就要把根本的原因抓住。我是过来人,所以要提醒年轻的女孩子,哪怕两人在谈恋爱,女人的底线要守住。如果是一个真正爱你的男子,他会很尊重你,他一定会很珍惜这份感情,而不是注重在情与色上,这样你们婚姻的基础才会很稳固。
如果一个男性看中的是你的色,你的容貌,一个女人看中的是这个男人的钱财,那么这两个人的感情就很不稳了。因为再过10年、20年,你就不会那么漂亮了,男人的钱财也可能没有那么多了。古人讲人结婚的根基要在道上,什么是道呢?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女方找男方你得看他有没有责任感,孝顺不孝顺父母,对朋友讲不讲诚意?反过来,男人看女子并不是看她长的多漂亮,身材多好,而是看她有没有家教,有没有素质,善不善良?我先生曾跟我说,他找我的时候,也是因为他看到我奶奶就觉得心里很安慰。
第二,是门当户对。婆婆说,男女双方的条件要相当,从家庭条件到学历,再到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得差不多才行,不能在文化修养上、生活素质上相差太远。相差太远,两人就很难长久。我先生以前大学里有一个女朋友,是农村的,我婆婆不同意,因为相差太远,都是城市的会比较容易相处。
后来,我在讲女德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婚姻破裂的例子,主要的障碍就是因为两人以往的生活经历差距太大。比如男方家是农村的,女方家是城里的,而且女方家还是高干,结果这个女孩子瞧不起婆婆,就不把先生放在眼里,最后婚姻就会出现矛盾和摩擦,感情开始一点点破裂。
第三,身心健康。她说,身体一定要健康,不能病病歪歪的,而且,还要看她的心态健不健康,心态要是不好,很可能身体也不会太好,这会影响家族后代。婆婆说,那些特别小心眼、爱嫉妒人,发起小性子没完没了的人,这些都是心态不好的表现。
我就跟我婆婆讲,其实我刚结婚的时候也比较任性。她说:“我看根本的,如果不是根本性的,都可以调整。”婆婆的这种远见和眼光,令我非常佩服。
现在,很多家庭的婆媳关系都不好,也影响到夫妻之间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也专门讲过叫做《婆媳相处之道》的课。要搞好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做媳妇的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观念,也是古代的女德教育中常讲的话,就是说一个女子嫁到别人家,一定要使自己的先生对父母的那份孝心有增无减。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丈夫对父母的这个孝,没有衰退呢?首先,我们自己要真正地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在礼节上甚至比对自己父母考虑的还要周到。
刚结婚的时候,我花四千多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给我婆婆,当时没有给我母亲买,心里很愧疚。后来当然也给母亲买了,但是我也跟母亲沟通过,母亲也同意应该先尊重婆婆这边,一是因为公公婆婆年纪比较大,再就是妻子要尊重丈夫,要给男人留一些面子。我父母特别开明,说这样挺好。什么事比如买衣服也好、拿钱也好,都是我公公婆婆优先。
其实,跟婆婆相处,在我刚结婚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事情。比如那时我到婆婆家吃饭,婆婆就会把好吃的虾呀、鸡呀都收到冰箱里。婆婆就煮点面条、炸点酱,让我先随便吃。我说冰箱里有虾呀,她说那个等你先生回来吃,我心里当时就非常不舒服。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嫁到我先生家至今为止17年,年夜饭我只吃过一次,就是生我大儿子那一年。因为我大儿子是年底生的,只有这一次没有让我做年夜饭,剩下的16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厨房里做饭,八菜一汤,我的两个大姑姐,还有我的先生以及姑婆他们,都在屋里看电视或者玩。
一开始我心里也不舒服,就把委屈说给我奶奶听,奶奶说:“你看咱们家不也都是这样嘛,男的不干活,女的在里面忙活。”我说,可是那只有我自己啊,奶奶说只有你自己更好,能够作主,人多了你还不能作主,你做的饭菜不管好赖大家都吃呀,我觉得也有道理。但是,这几年变化特别大,现在婆婆对我跟我刚结婚时就不一样了。今年初五我婆婆就给我打电话说:“静瑜,饺子包好了,你过来吃吧。”我说,现在我先生有事,要不要等他然后一起过去?婆婆说不用了,都是我爱吃的馅儿,她就是给我包的。我也不知道婆婆什么时候变得对我这么好了,而且她对我的关爱越来越强,对我的依恋也越来越强了。所以说,只要我们不抱怨,对方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然后就会用同样的爱来对待我们。
每到年底的时候我都比较忙,都要挤时间去看望公公婆婆。有一位旅顺的老总,他听了我的课后跟我说过好几次,他想见我的父母。他特别热情,后来实在推辞不了,我说:“你能不能不见我的父母,见我的公婆?”那位老总说好。于是,这位老总带了12箱水果见我的婆婆。婆婆那天开心的不得了,她不是图这点东西,主要是因为平时也没人去看她,逢年过节心里也会比较冷落,过节了有人来看她,她就特别高兴。
我公司的员工本来说要去我家看望我的父母,我也建议他们还是先看我的公公婆婆。我的员工写了一封信,买了一束花,然后还各出100元钱,弄了一个特别大的红包,然后签上名,去的时候还带了相机。那天我没去,但是我婆婆也特别高兴,眉飞色舞的。还打电话给我说:“你员工来看望我了,还给我念信,然后让我谈教子之道,我给他们发挥了几下,我问你,这是不是你安排的?”我说:“我没安排,我特别忙,顾不上。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你作为董事长的母亲,的确是非常有德行、非常有才华,得向你学习。”
我觉得在婆媳相处之道上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开始的时候不是很了解公婆的习惯、爱好,可能就很容易出现摩擦;当你都了解了,摸清楚了他们的脾气就好相处了。比如我婆婆,她就特别喜欢热闹,喜欢谈点国家大事,讲点什么新闻之类的,所以我就顺着她,跟她聊她喜欢的话题,她就会特别高兴。
我也跟婆婆讲,说养生的关键是养心。公公、婆婆的心情好了,比吃多少营养品都好。所以做儿媳的要顺着婆婆,让婆婆开心,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可以说我的婆婆是我婚姻生活中第一位护航保驾的人,我经常给我婆婆买东西,也经常跟她聊天,虽然她的故事我已经倒背如流了,但是还是很耐心地听她讲。当我丈夫要给我说某个故事的时候,我说这个故事我可以给你背下来,他说你怎么会知道?我说我每次都听你妈讲,他说那你为什么还听?我说既然老人愿讲,做晚辈的就听吧。
我们听了这么多课,最终还是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家里人认不认可?家里人是不是觉得你是一个好的妻子、一个孝顺的媳妇?如果家里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这些课听得也没有意义了。
我觉得我讲女德课,并不算做公益,因为通过讲课我总能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甚至能帮助我解答自己人生中的困惑。通过对女德的学习和分享,我懂得了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也让身边的人更加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