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约
——女子德慧大学堂“唤醒真正的自己”C班侧记
学员:张莉
国庆假期中去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是件很美的事情。尤其是向往多时的女子学堂,和久未谋面的师长王红老师,不知会有怎样的惊喜等待自己。
前一晚才看到短信,要为N位参加的男士调整课程,起初只以为是偶有兴趣的男性朋友要求加入,到后才知道,居然是四对夫妇共同参与。更令人意外的是,课堂里,两位孕妇也在现场。立刻,家庭、生命,幸福的味道开始弥漫。
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谢一源老师一语道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到最后一口气前,说白了就是生死。进一步再点拨,人无生命究竟之远虑,必有鸡毛蒜皮之近忧。醍醐灌顶,是呀,人一生精力有限,视角点不同,生命状态则截然相反。
谢老师身担国学馆馆长,多家素食餐厅策划人,这位“百事通”不仅从宇宙、天体规律,阐述自然与人的紧密;还从古人尊重自然,发现养生秘诀,继而关注生命本真。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把远古的枯燥时代化,谈古论今,博学多智,祖辈与我们,因对生命的传承、探求,瞬间亲密起来。
尤为令人难忘的是对“阿赖耶识”的阐释。“八识”即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而阿赖耶识,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使之存而不失,故又称藏识、种子识。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便是存有记忆的缘故。然其性呆,不辨善恶,因而需要经常放好种子,我们才能得善果,继而做到无念。至此,对生命的追求,开始由本初升华为质变。
唐捷老师的出手,很具颠覆性。身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后,却在逻辑性很强的专业之外,能触摸到人缜密的思维,直指心灵深处。原本职场中人,大多裹着一层“蜗牛的壳”,不是为抵制他人,确是要防御伤害。但在唐老师引导式的体验进程中,你可以神奇的成为另一个人,帮助同伴看到她的迷惘、困惑、压力,继而改善不合理的信念,获得心灵的自由。
妙音天女,是央金老师的藏文含义。在她的音乐和舞蹈中,拉近了个人与宇宙,以及与心灵间的距离。走得太久,忘记了原本为什么出发,唤醒沉睡的自己,尊重自我的内心感受,在音舞中,老师帮助我们找回上路的初衷。央金老师是经历过磨难的探索者,在学生面前,她极力要把自己的经验呈现,避免孩子重蹈母亲的覆辙。泪水在舞蹈中静静淌落,为迷途的孩子找到归家的路,为庆幸彼此找到同行的旅伴。
木质的厚实和雅致的氛围,构成了晚餐独到的意境,很是吻合此行的风格。餐后,刘丰老师的出现,以科学理论、逻辑思维诠释佛法、空间、现象,一切似信手拈来,却拿捏得恰到好处。令人暗自叫奇,这是女性最不善解的结。
一面镜子也能窥视内心?次日台湾EVA老师的授课,镜子成为关照内心的主角。往日的奔波中,谁会这么在意自己的容颜?但细瞅镜中的那个我,多数人都经历了陌生、错愕、爱怜与爱意。自己倒坦然,想前一日,谢老师的倡导,看人要看骨,欣赏老了照样优雅、智慧的人,便不再关注面容。疲惫就休息,于是,闭目养神,一只蝴蝶静落湖边,内心安详舒展。
美达与张成林两位老师,是高知分子的跨国婚姻,四个孩子,文化冲突,如何让曾经触礁的婚恋,能够和谐前行?女人在家庭组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时间真快,还未及得到解题,就面临结束。只是,久久记住了敢于认错的张老师,或许是这种坦诚,使他再次开启了通向对方心灵的钥匙,打通幸福之路?
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敞开心扉,道出自我迷惘、困惑、无助的兄弟姐妹,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比照自己,欣赏到另类风景,认识到异性的担当、坚韧,感受到师长的慈爱,体悟出尊重内心选择的重要。
忽然间忆起,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谈到,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个课时,刚好赶上南老仙逝后的“头七”,幸好有他老人家的宏愿,在女子德慧大学堂,机缘巧合,才有了我们今日彼此相遇。其实,真正的师者,必是经历磨难、痛苦挣扎,而后超越自我、乐于奉献,最终站在面前引领你的那个人。
一次心灵之约,让色彩丰富,让生命充盈,或许你苦苦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里。感恩,我们已经上路。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沐浴在这穿越困惑后的幸福历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