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2-08-09 17:27:02)
标签:

德慧大学堂

教育

女性

王红

杨澜

分类: 慧文

女性是21世纪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杨澜,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中国女性在基础工作和社会参与程度上比例很高,高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我们大学里几乎一半学生是女性,研究生当中女性比例超过了一半。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46%都是女性,说明他们在社会创造财富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参与度非常高。如果说到今年的题目被低估的领导力,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虽然中国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很高,但在中高层的领导岗位上,她们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从农村开始,我们知道留守的女性在农村占到农村人口的60%左右,如果你要看一下在中国的村委会级别,这个级别有多少女性呢?不到16%。能够做村委会主任的女性不到1%,这就意味着在进行类似宅基地、土地转让等关切到各家切身利益的村层面决策时,女性几乎不能够发出她们足够的有代表性的声音。

 

在政府当中,虽然女性公务员很多,但我走访很多城市,发现各个城市的常委层面上通常只有一名女性,因为这是中央要求的,一定要有一名女性,你发现基本绝不会多出一位女性。大家开玩笑说,这位女性最好是“无知少女”,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一个女的,一个人可以满足很多指标的要求。这当然是一句玩笑。在人大和政协当中,女性代表的人数低于20%,低于很多国家议会的女性比例,甚至低于很多临近的发展中国家。

 

我从事传媒工作,发现报社、电视台,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女性为主。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的制片人像是红色娘子军的指导员,一个男的带一帮女兵,但到了电视台和报社中高等的管理者,你发现几乎绝对性的人数都是男性。

 

为什么有这样普遍的社会参与,在中高等层级却没有足够的代表比例现象出现呢?以我非常粗浅的思考,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女性自身缺乏比较完整和长远的职业规划,他们通常觉得能够有一份工作,离家近一点,收入不错就可以了。一般对于自己中长期的职业规划缺少非常明确的目标。第二,比如说在政府这个层面很多女性不喜欢一些社交文化,或者官场文化,比如说下班以后一定要去喝酒,还要喝白酒,一口干好几杯,对于女性公务员来说这是很难接受和适应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正在进行一个剧烈的转变,从过去强调无私奉献的社会到可以追求个人幸福,到现在出现“嫁得好比干得好更重要”的认知。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香港的一位富豪和女演员未婚生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网上很多女性的价值判断都是觉得女演员赚了,生了三个儿子,拿了一大笔钱,这是改变的社会价值取向对女性的影响。

 

还有家庭分工和职业分工对女性的影响。我采访过很多女性领导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布莱特时,她提到,很多记者都会问她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有错误吗?非常合理的问题,不合理之处在于这个问题往往只问女性不问男性,难道男性董事长不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吗?难道一个男性的市长可以一个星期只回一次家吗?这个问题只问女性就是有一个潜台词:你必须先顾好家庭然后才能做事业。所以女性事业要做好,回家要做饭,还要顾孩子的功课,如果这些做不好自己心里就首先过不去,更不要说有人指责了。所以女性就面临选择,到底是升职还是生育,是提升自己在公司的职位还是赶紧回家生孩子。包括到中年的时候家庭各种各样的负担让她疲于奔命,不得不放弃在事业上的追求。

 

另外一种传统的观念,我们从小教育女孩子要很乖,听话,讨人喜欢,不鼓励女孩子发表独立的个人见解,所以在学校里女孩子不举手发言的,在公司的董事会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桌上,也会产生怯懦的感觉,她觉得如果自己挑战谁了会是不好的事情。

 

综上所述便是我总结的一些原因。我想提出,在这个时代中国女性该有自己的主张,首先现在的女性不需要把自己打扮成男性,或者拿出比男性强势的姿态才能证明自己的选择和能力。现代的女性不会被迫在工作和家庭当中选择一个,这是一个她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爱好做出自由选择的社会,而不是说他们只做事业而不顾家庭。另外,社会应当给女性更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无论在商业机构还是政府机关中去争取有更长远的发展。比如说设立一种机制,让她们得到更多的指点和鼓励。

 

今天与女权运动有什么区别?当年的女权运动是争取性别平等的问题,今天的女性问题不仅仅是性别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在21世纪的经济发展当中,专家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的引擎,那就是三个W,哪三个W呢?一是网络,二是气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结构性经济调整;三是女人,女人既是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她们也是非常成熟和有力量的消费者。所以能够争取到女性,让她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能够适应他们自身成长的需求,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社会表现。

 

(摘自杨澜在2011年博鳌亚州论坛:“女性:被低估的领导力”上的演讲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