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高奶奶的世界

(2012-08-09 10:20:12)
标签:

德慧大学堂

教育

女性

王红

梵高奶奶

分类: 慧文

梵高奶奶的世界

 

她,目不识丁,从未学过绘画,更不知道什么是“印象派”,但网友们送给她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   

她,不懂电脑,不了解网络,她由家人代为管理的博客却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窜红,一时间,“梵高奶奶”红透网络。   

她,叫常秀峰,生活的足迹几乎从未离开过河南农村最爱画老家的房子。

                    梵高奶奶的世界

                              梵高奶奶的作品——向日葵

 

   梵高奶奶,70多才开始绘画,却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村的梵高。 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

 

 

在2006年6月23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中说:要我说,梵高的那幅画——《星空》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的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她也许是中国第一个敢对梵高说不的人,并且是个农民。这真是巨大的讽刺。

 

 

    我的母亲,梵高奶奶——《梵高奶奶的世界》江华 序(节选)

此刻,你看看天空,感觉一下身边风的温度——不论是春夏秋冬。如果你的父母不在你的城市,那么我希望你回家的时候,把顺手发信息和段子的时间,留出来,给他们打个电话,因为你知道,那个地方的气候和温度,一定和你这里的不同。

 

这本书要向你的父母问好,并恳求你,能够在你空闲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爹娘。大多数的孩子现在都不在父母身边,这个社会把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生活给活生生的撕裂了,这种亲情的撕裂麻木而不会疼痛。孩子们永远不知道母亲生下自己的疼痛。   

 

这个世界的生命,是由母亲的疼痛开始的,本来也应该以爱结束——可是现在的人生都如电脑游戏一样,有多种的结局。这令人不安。 

  

用一本书来描述一个人的一生是困难的。芸芸众生之中,普通人的生命太过相似,时间和空间将一个妇人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山沟里度过一生。  

 

一个农村妇女不过是侍夫、养子、度日、生存,度过一生而已,母亲的故事在每天重复,了无生趣。农村人没有城市的人生活丰富,他们中的大多数直接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并不是语言,而是眼神和动作。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和母亲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们,总是沉默地在田野里劳作,很少看到神经质的唠叨。 

  

而城里人,上帝把语言的功能更多地分配给他们。我很纳闷,母亲告诉我,我小时候是一个木呆呆的小孩,能够坐在某个农舍下的石头上,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发愣,怎么到了城市,就变成了一个以说话和文字为生的职业人了呢?

   

母亲的一生可以这样描述:1949年以前的年轻女孩,1949年之后的女人,农村妇女,生了六个孩子,没有一个夭折。  

 

她养大的孩子们,打工的打工,进城的进城,有家庭矛盾爆发仍然爆发。人命不同,母亲的最大感受,只好叹气认命。 

  

不幸的是,她的老伴早逝几年,然后她就变老了。  

 

谁会说这样的人生值得回忆和记录呢?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总是和自己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我,父亲去世了五年了,难道我真的在心底里就时时刻刻记着他?按道理说,他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可是我关注的是什么?也许这种忘本就是无法责怪的事情,换句罪恶无比的比喻:我们吃了美好的蛋,是不会感谢母鸡的。

   

所以,也只有自己有了孩子,才会知道了自己逐渐遗忘的童年模样;只有永失亲爱的人,追悔莫及时,自我谴责才会日渐强烈。 

  

许多年以前,我并不认为母亲的一生是值得书写和记录的。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正因为母亲是一个普通得转瞬即逝的人,才应该用一本书留存下她的身影。 

  

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面的亲和爱会多点。 

  

母亲竟然会画画,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事情。像母亲那样的人何止她一个?也许在你们的母亲那里,也许正藏着一个所有人奉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着你发现。  

 

母亲就是伟大的,只要你学会欣赏。 

  

凡事,皆有可能。  

 

母亲不认识字和不会画画的先天优势,造就了她只能通过稚拙的画来回忆以及记录。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独特的东西。她这些纯朴、发乎自然之心的画,是独一无二的。 

  

谨以此书,献给天下生养我们的父母们。 

  

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制造者,是我们的骄傲,是指引我们走路和生存的神。

   

 

    梵高奶奶给予我们的感动

    梵高奶奶和我一样,都不是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斯鲁本(法国著名摄影家,收藏了梵高奶奶的画作《石榴树》)

 

 

这属于原生态画作,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曹新林(著名油画家)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老太太。——陈鲁豫(知名主持人)

 

 

常在一睹常奶奶的那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图片后,我不得不承认,一丝温暖而柔软的感动在我心中缓缓升起。她和她的画,唤起了我对最淳朴的乡土情感和乡土风景的回忆与留恋。——周志坤(南方日报社评论员)

 

 

70多岁的梵高奶奶,站在城市的阳台上眺望遥远的家乡,在纸上用蜡笔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来怀念家乡。画里,那些过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已淡如轻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静谧的田园、绿树掩映的乡村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古稀之年,返璞归真,老人用色彩和感情再现着记忆中的点滴美好,用无邪的心灵搭建起了一方纯净欢乐的世界,让我们经受了一次心灵的荡涤和感情的洗礼,触摸到生活本真的朴素与美丽。中新网

 

 

这位婆婆妙笔生花,画中的牛羊花草,闲著笑著,优哉悠哉。有人说,年届73岁,只得3年画龄的农村老妇常秀峰,画风似极印象派大师梵高,不同的是,笔下都是农村生活朴实的一面。她说,与其叫她梵高婆婆,不如称呼她做向日葵因为我过著有阳光温暖的生活。  

来自河南的农村老妇常秀峰,不曾读书写字,以为一生就此终老,70岁那年忽然与画有缘。常婆婆说,3年前搬到广州与儿子居住,孙女有天问她:奶奶,农村的生活是怎麼样?她不懂表达,便用孙女的蜡笔将眼中的农村绘画出来,从此,那双手开始停不了。   

蜡笔绘出农村风貌草莓、菊花和田园,全是常秀峰的题材,但最爱的还是《朵朵葵花向太阳》,画中都是开得灿烂的向日葵。它代表我的生活,代表我自己,很有阳光温暖,过得很幸福快乐。她记得,昔日在农村过著体力劳动生活,挑起养家的担子,苦不堪言,今日却能弄孙为乐,与画作伴,当然不亦乐乎。但她说,总有一天会回到乡下,始终,仍很想家。这位婆婆昨日访港举行首个为期逾一个月的画展,展出一幅幅笔触淳朴、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香港文汇报

 

 

梵高奶奶用画笔点燃乡愁她叫常秀峰73岁。一位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居城市的农村老太太。她一生不曾识字和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有着与梵高类似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她的画带给了我们惊喜,也点燃了所有都市人压抑心中的乡愁…… ——华商报

 

 

 

(综合整理自百度百科“梵高奶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