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 有趣的粘贴画(对称)教案
(2017-06-23 15:31:09)| 分类: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实践活动: 有趣的粘贴画(对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3页。
教材简析:
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实践活动真是基于以上原因,在学生学习了对称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对称知识,自己设计粘贴出喜欢的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
巩固和应用学过的对称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操作、粘贴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对称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作业:
准备各种形状的树叶。
-
小组合作设计:
1、你喜欢什么样的图形,怎样拼摆?
2、小组分工合作,拼摆出自己小组设计的图形。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找一找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三、课中交流,共同收获。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派一名代表讲解各小组的作品。
2、谈话:同学们,通过大家课前调查和刚才的交流,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想吧!
谁想谈谈你的收获与感想?(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
拼出了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老师也从你们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其实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斌且知道对称也是一种美。同学们要养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用我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材料(树叶),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课前让学生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在交流中增长知识。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两次充分交流的机会,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增长了知识。
3、在分析中培养能力。通过分析、整理调查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在体验中感悟数学。本节课,通过“课前准备、合作交流,课中分析交流、谈收获三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感悟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开数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