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乾兴通宝》篆书光背

标签:
古币历史图片杂谈收藏 |
分类: 宋代 |
北宋《乾兴通宝》篆书光背



乾兴(1022年)是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年。元年二月宋仁宗即位沿用。在著谱中都没有记载“乾兴”钱币,虽然“乾兴”年号仅用一年,但按照历代币制改元即铸币的制度,乾兴年号铸币是无可置疑的,关键是后代是否有所发现,其铸造过几种钱币?是否真实可靠?今展这株“乾兴通宝”篆书折三型,篆书四字规范、运笔自然流畅、布局严谨、粗壮有力、神韵极佳,锈壳坚实不虚、红斑绿锈已然入骨,青铜材质工艺精良,其厚薄适中、折三形制,此钱与宋钱同出于东北坑口,其特征都与宋钱一致,虽然著谱未载但其迹象说明此钱真实不虚,可补充泉史之缺。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因而不顾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为条件,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前一篇:北宋《景德通宝》光背折二
后一篇:北宋<绍圣通宝>隶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