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咏生藏泉
咏生藏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06
  • 关注人气: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花钱  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2016-02-26 08:15:01)
标签:

古币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花钱-铜镜-民国
明清花钱  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明清花钱 <wbr> <wbr>吉人天相-富贵寿考明清花钱 <wbr> <wbr>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明清花钱 <wbr> <wbr>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明清花钱 <wbr> <wbr>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明清花钱 <wbr> <wbr>吉人天相-富贵寿考

       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汉族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官民都有铸造,官铸精整民铸因粗糙,材质比较多样金、银、铜、铁、铅、鎏金等,汉族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或“厌胜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所以花钱不分真赝,只分年代和官铸、私铸,其价值也在于此。
         汉族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今展此品与昨日的吉语花钱基本一样,此钱也有24个字,两面分别阴刻四个万字纹,看包浆锈色应是明清之物,看型制铸工应为官局铸造。而一株小小钱币几句吉语承载着诸多的期望和向往,这也体现了中国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承!!下面解释这六句吉语:

      吉人天相---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保佑。是指好人总会得到天的帮助,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佑。
      日月并明---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出处:《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近义成语:日月同辉
      椿萱并茂---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语出《庄子·逍遥游》。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褒义词。
      富贵寿考---寿考,犹言高寿,《诗经·大雅·棫才》:“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朱熹《集传》:“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牡丹寓意富贵,寿石(或松)寓意长寿。以牡丹、松石等组成“富贵寿考”吉祥图案,在明清装饰上常见应用。
      五子登科---本为汉族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后来成为汉族传统吉祥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三元及第---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