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珍 大中通宝 背鄂 折十母钱(代考)

标签:
收藏历史图片文化古代钱币 |
分类: 明代 |
明珍
大中通宝 背鄂
折十母钱 (代考)



大中通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公元1361—1367年)始铸于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分前后两个阶段。一是,称帝前铸大中通宝,龙凤十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平陈友琼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续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增铸“当十”一种,背穿上“十”字。二是。称帝后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再铸。第二次再铸,即背面铸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
大中通宝背鄂,为背纪局钱,乃时鄂局所铸。诸谱有载,有折三、折五和折十等形制。其中,折五以下为穿上“鄂”字,未如折十一样铸纪值字。查阅普及本《中国古钱大集》,可见其载入折五型大中通宝背鄂(见后附谱拓),并定级二级,甚高,依其所定,可见其属于大中钱之稀罕品种,较为珍贵少见。此文转载京川游侠先生“明稀见品《大中通宝背鄂当五型》大字版式赏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8ba1010101bcav.html
今展“大中通宝 背上鄂
折十母钱”,与京川先生所展“大中通宝背鄂当五型大字版式”如出一辙,可互证其实,并填补大中背上“鄂”字折十的空白,本品出自东北腹地,此钱铸体精整,钱体呈暗褐色包浆,锈色得体自然,质地金黄(合金材质)。钱文楷书直读,文字细瘦高挺,钱文刚劲隽秀,神韵极佳,笔画间无粘连,字画呈下宽上窄态势,字口如斩,棱角分明,乃铸母钱之相貌,极罕见。请师友赏鉴!





前一篇:辽金(大花钱)天下太平背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