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赵国)妬邑三孔布背一两

标签:
春秋战国收藏历史图片文化 |
分类: 秦汉-战国 |
春秋战国(赵国)妬邑三孔布背一两









赵国铸币,约铸于公元前422-公元前386年之间,在战国早期。
此布币长约6.6厘米左右,宽约3.3厘米左右,厚2.2厘米,重约16.7克。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面文为“妬邑”二字布币。钱文为大篆,青铜材质,书法随意性大,笔画线条,细瘦坚挺,文字奇丽,形制独特,古朴典重。其它几品文字略有差异。
三孔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朱”计重。大布通长5.5厘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1983年山西朔县又出土一枚仅见的“宋子”,计约15种左右。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迄今国内仅藏数十枚,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











前一篇:春秋战国(楚国) 殊布当斩背十货
后一篇:西汉 国宝金匮直万 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