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英国的工业革命源于纺织业,因此推动工业化最早的发明都集中在这个行业,除了昨天提到的针织机,以前提到的用水力驱动的纺织机械外,在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发明是珍妮纺织机。
图4.14.1
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SpinningJenny)并非珍妮发明的,而是她的老爸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哈格里夫斯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虽然他出生在Oswaldtwistle(很抱歉用了英文的地面,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小,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但是他生活在诺丁汉----这个地方大家应该熟悉,因为我们昨天介绍的威廉李(http://www.weibo.com/p/1001603831180016403066)也生活在那里。实际上到了18世纪,那里已经是英国重要的纺织中心。到了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了,当初托马斯∙莫尔著书反对圈地运动,提出“羊吃人”的现象是16世纪的事情。在英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实际上没有限制圈地运动,因为这符合市场规律。其结果是英国的纺织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不过,由于工人的数量有限,因此产量上不去,而且工人的劳动时间很长。
哈格里夫斯自己是个纺织工(或者说纺织厂工人,或工头)同时还是一个木匠。据说1764年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纱锭掉到地上,还在不断地打滚,从此来了灵感。在以前的纺车上,纱锭是横着放一个,他想到如果能竖着放一排,一定可以提高效率。作为木匠的哈格里夫斯手应该是很巧的,他第二天就开始制作这样放一排纱锭的纺织机,没有费多大功夫就做成了一个效率高出八倍的纺织机。发明东西的人常常是通才。哈格里夫斯把这种新式纺织机用自己的小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并且卖给周围的邻居。
邻居们很高兴,因为纺织(纺纱,不是织布)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当这种纺织机在诺丁汉开始普及时,棉纱的价格开始大幅下降。于是当地的手工业者就把罪过怪到哈格里夫斯和他的新纺织机上,跑到他家里去揍他,哈格里夫斯只好逃走。不过在逃亡期间,他还在不断地改进纺织机,并且在1768年获得了专利。后来,珍妮纺织机每个上面可以放80个纱锭。到了18世纪末全英国装备了两万台这样的纺织机,哈格里夫斯因此变得很富有。这使得英国把印度整个的纺织业击垮了,于是他们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马嘎尔尼访华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讲到珍妮机,必须要提另一个发明家理查德·阿克莱特,他对珍妮机的改进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他的专利被推翻了,但是后世认为他是现代纺织之父,因为他不仅改进了纺织机,而且发明了一整套用水力驱动纺织机的机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点。首先,现代工业和传统工业之争,差距大过洋枪洋炮对大刀长矛,具体到纺织机,珍妮机的出现(尤其是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织机出现后)使得纺织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原有的产业结构就会被完全打碎。第二,英国政府的态度从原来的维护小作坊利益(否定了威廉李的专利),变成了支持技术革命(授予哈格里夫斯专利),而在当时,拥有一项关键性专利的人是非常富有的,我们在后面讲到瓦特和史蒂芬森时还会讲。在今天,超级富豪是像扎克伯格或者马云这样办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人,而在当时,则是发明一项重要专利的人。第三,还是那句老话,发明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最后,灵感是为有准备的头脑准备的,而发明家常常是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