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3月30 源于日本的发明(5)激光唱机和唱盘

(2015-03-31 21:36:59)
标签:

杂谈

#文明之光##发明365# 330源于日本的发明(5)激光唱机和唱盘

节选自《文明之光》和《浪潮之巅》

为什么音乐的激光唱片(CD)是120毫米直径的,并且在很长时间里是74分钟的(现在因为道与道的距离能做得更窄,容量略高于这个数字),这是由三个人决定的:乐圣贝多芬、诠释贝多芬音乐最好的指挥家福尔特文格勒和sony的前任主席大贺典雄。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决定的呢,他们前后差了两百多年,而且即使是福尔特文格勒和大贺典雄也差了几十年。这就要从索尼发明激光唱机和激光唱盘说起了。

今天使用激光唱机的人可能不如以前多了,虽然在汽车里大家还在使用。不过当激光唱机出现时,全世界都为此欢呼,这不仅因为它存储音乐效果要比磁带好很多,而且为全世界找到了一种比当时磁介质密度高得多的存储方法。

虽然美国发明家格里格和罗素(David Paul Gregg and JamesRussell)早在1958年就发明了激光盘点原理,即在铝箔盘片上通过平面和凹坑对激光反射产生的角度差,来记录0或者1,从而记录所有的数据,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它商品化,这项专利后来被MCA公司购买。之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也申请了一些类似的专利,到了1972年这些专利快要过期时,MCA和飞利浦干脆将它们都公开了。飞利浦希望因此能领导激光盘点市场,但是却被日本的先锋公司抢了先。1978年先锋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激光盘存音乐的LaserDiskLD)大碟唱片机,但是这个产品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不成功,飞利浦还有机会。

在激光唱片世界标准的竞争中,飞利浦遇到了索尼的挑战。最初飞利浦提出的标准是115mm的激光唱片,而索尼的标准是100mm60分钟的唱盘。这时,索尼当时的副总裁大贺典雄提出了他的设想,即一张激光唱盘必须能够存的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简称《贝九》)。当然不同指挥家指挥的《贝九》长度不同,比较卡拉扬指挥得就比较短,大贺典雄认为应该以最经典的福尔特文格勒1951年版为标准,即74分钟。这样,原来的唱片就要做大,以便多存储14分钟,于是索尼最后确定了120mm74分钟的标准。索尼和飞利浦的竞争就不细描述了,反正最后索尼赢了,当然他们共享了一些标准和专利。就这样索尼在1982101日率先推出了今天标准的激光唱机CDP101(如下图),一个月后飞利浦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根据他们之间的协议,第二年他们一同在全世界销售。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wbr>3月30 <wbr>源于日本的发明(5)激光唱机和唱盘3.31.1 世界第一台激光唱机SonyCDP101

那么大贺典雄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要坚持一张CD要能存的下《贝九》呢?大贺典雄可以说是职业的音乐家和业余的电机工程师,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系(部),但是对电子工程很感兴趣,在学生时代已经自己动手做电子产品。就读大学时,他有关录音机改良的建议获得了盛田昭夫及井深大赏识,于是索尼出钱供大贺到德国学习声乐。大贺在德国时,与指挥家卡拉扬成为好友。在回国后,盛田昭夫请他加入索尼,负责产品及形象设计的工作。大贺典雄一开始希望工作与音乐两边兼顾,但这样实在太幸苦,有一次在歌剧演出时,他因为睡过头了误了场,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放弃音乐,选择了留在索尼。他1982年升任社长并最终成为盛田昭夫的继承人,之后他将索尼带到世界顶峰。大贺典雄还是一个飞行迷,他考取很多种飞机的飞行执照,在世界各地出差时自己驾飞机去。从索尼退休后,大贺典雄回到音乐界,成为了东京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与董事。正是因为大贺典雄是职业音乐家,因此他在电子产品中提出了一个音乐家的要求一点也不奇怪。

从激光唱机和唱片的发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是一个过程,一个适于50年的,到80年的才开花结果的过程,而这个荣誉也最多地给了最后一个发明家大贺典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