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要建造城市和高大的房屋,就需要有建筑材料,早期的建筑材料可以是石料,但是石料的开采和运输都不容易,因此成本很高。因此要大规模地建设城市,就需要有便宜,随处可得的建筑材料代替石头,这样砖头就出现了。
最早的砖头还是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Cayonu地区发现了9500年前的土砖坯,注意这些不是夯土,而是一块块晒干的砖头。在约旦河谷和土耳其的Catalhoyuk(又提到这个地区了),也发现了8400-9000年前的粘土干砖,这些干砖是用手而不是模具制造的,制作方法可能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泥巴。但是几百年后,人类就开始用模具制作干砖了,这样生产率大大提升。
图 1.23.1 秦砖
用火烧出来的砖头出现在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能烧砖头说明一点,就是对火的使用或者说对能量的使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前苏联物理学家卡尔达肖夫的观点,可以根据智能动物掌握能量的水平来衡量文明程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可以根据一个文明能够把火烧掉什么温度来定量地衡量它的文明水平,因为如果能够将火烧到1000度,就有可能进入青铜时代,烧到1300-1500度,就有可能进入铁器时代。而烧砖头(和早期陶器)的温度不需要这么高,一般的红砖900度就够了,而质量较次的早期砖头600-700度即可。但是,烧制结实灰砖就要难得多了,一般要到1300度,也就是进入铁器时代的温度。
在中国发现的砖头最早的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商周。但是真正有名的秦砖质量和早期的那些砖头可不能比,它们是非常结实的青灰砖,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烧制出来,说明当时中国具备了进入铁器时代的条件。秦国当时烧制陶器的水平非常高超了,要知道兵马俑是几个部件拼接起来的,烧制后泥胚要收缩,尺寸和火候稍有不对,就无法拼接得严丝合缝了。比较一下当年烧制的兵马俑和今天的仿制品,就能发现今天的东东是多么的粗制滥造。因此,透过几块砖瓦,就能大致推算出当初的文明水平。应该讲,到了秦时期,中国的砖头(和陶器)烧制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中华文明虽然比中东地区起步晚了2000年左右,但是到秦那个时期,基本上赶上来了。
秦砖汉瓦除了结实,对收藏家更具吸引力的是上面的纹饰和画像,这些不在我们考量古代科技水平的话题里。
关于陶器的烧制,可以阅读《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