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序言
发明是创造前人所没有的新的东西--它们既可以是看得到的实物,比如iPhone手机,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原理,比如一种社会制度或者法律规定。但是,在这个系列里,至少前365节里,我们集中在科技的发明上。技术和科学不同,它是将科学应用于我们的世界,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手段。了解我们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发明的历史,就有利于了解我们的文明,也便于我们看清楚未来。
当我决定写《发明365》时,我也曾经问过自己,是否列举的数量太多了,我想很多读者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当我在草稿纸上列举出一部分发明时,我在半个多小时里写出了130项,我想如果我有时间不断列举下去,到这一天结束时,就我知道的对人类有影响的发明而已,恐怕也能举出上千项。有些发明,看上去未必很难,未必很大,却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比如方便面和牙膏。这365项发明是如何选择和组织的呢?我在构思时,是按照不同文明整理的,比如在总结中华文明时,除了四大发明,我还先列举了“卫生纸”,“火箭”,“水稻的种植”等等,然后再精选出若干。当然,在提供给读者时,我对它们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序(有时可能排得不是很准确),这样有助于大家了解文明的进程。因此,我要讲述的第一项发明是260万年前的石器(那时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还没有最后形成呢),而最后一项是互联网。这并非是说互联网以后不再有重大发明,而是因为这些发明大家已经在亲历,已经很熟悉了,不必我多费口舌了。
虽然我选择了365这个数字,意思是从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一篇,但是我可能中间有个别时候因为差旅或者过于忙碌和劳累漏过几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在后面几天补上,因此希望大家每日都来看一看。另外,在我开始以前,也希望大家做三件事支持这个系列。第一,帮我校正错别字,因为每天写500多字还是不容易的,可能没有时间仔细检查,这点要请大家原谅。第二,帮助我去传播,用你们熟悉的各种方式,口头地,通过微博和微信,或者是你们自己发明的方式。第三,如果对其中的内容希望进行进一步了解,可以先看看《文明之光》中是否已经谈到,如果没有,可以告诉我,我会选几个关注人数最到的专题,争取以后把它们用更长的篇幅写清楚。
今天算是个预热,从1月1日起,请大家回来关注这个系列。最后祝大家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