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是否人类自动化发展进程意味着必然会加剧失业,甚至有一天大多数人都不用工作了?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不是如何让不工作的人享受到社会的进步,享受到失业幸福,也就是一种技术进步带来的真正的社会进步?
答:自动化,尤其是在今后二三十年里因为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导致的全球智能化,无疑将使得很多行业萎缩,这些行业包括那些我们自认为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高尚行业。当然,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不过,正如我在正略读书会上所讲的那样,新的行业的工作数量不会比老的行业更多,正如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所发生的那样,因为机器取代人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创造新的工作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常常是几十年。因此,大家在享受技术革命成果的时候,应该清楚它对我们社会产生的冲击。从长远看,如果机器能够尽可能多地做原本必须由人来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样可以将人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和服务之外更高层次的创作(不仅仅是工作了)。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社会上必须由人来完成的工作会越来越少,让一部分人失业,然后通过救济把他们养起来,就如同希腊和西班牙所做的那样,这绝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这些失业的人,即使他们温饱不愁,但他们的前途是灰暗的,他们如果长期找不到能够发挥自己技能的平台,就可能会被社会抛弃,并且最终成为社会的危害。更好的方法或许是减少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如每周工作四天甚至更少。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从人的角度来讲,由于我们的寿命越来越长,由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可能在我们退休之前就消失了,我们可能不得不在有生之年从事两个甚至更多的职业,通过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才、一个多面手,成为一个一辈子坚持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才是未来社会的赢家。
我在《文明之光》中两次提到了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的一句话“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给我的孙子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的机会”这句话或许对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今后的几代人会适用。我们必须让机器“聪明”起来,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然后给我们的孙辈们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