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我在798的悦美术馆看了一个空间挺大、规模挺大的学术展,来头挺大,但把我给看头大了。
是范迪安主席策展的李枪个展“肉身启示录”,是把书给撕了,然后贴起来的一些尺幅不小的作品,如果没有任何艺术史知识背景的人,看得莫名其妙,会觉得挺前卫挺像那么回事的。
▲展览“肉身启示录”
其实撕书本身没什么新意,但怎么撕法还是有文章可做的,你撕什么书?或者怎么个撕法?或者撕出个什么效果来?总得有点新意吧?或者你的观念给撕书这个行为赋予新的诠释也可以啊。
或者我们就别把撕书讲得太玄,就把撕书拼贴当一种技法,就跟用毛笔一样,看谁能用得好,沪上艺术家吴军早就用撕书和拼贴玩出很高的道行了,基本上李枪的拼贴模式是抄袭吴军,而色彩视觉效果的修养差很远,一般人不识货不要紧,就怕货比货啊。
▲吴军作品
如果是我郭宇宽学机械自动化出身的,缺乏美术史修养,策个展话说漏了,那也应该情有可原。范主席是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术馆馆长啊,啥没见过,应该书也读过很多啊。这就叫学术?就是一堆拼凑的故能玄虚的话。学术难道能不注重文献和历史么?你讲李枪撕书,能绕开拼贴艺术么?能绕开毕加索,布拉克么?能绕开波普么?
撕书就叫“肉身启示录”了,就跟说今天有个中国小学生拍脑门,就评个科学奖,说他发明了万有引力一样,能对学术史和别人的贡献有点敬畏么?中国当代艺术史就给这种颠三倒四,捣糨糊的所谓学术给弄乱了。
下面是一些范主席的策展导语及李抢自述,大家自己去798现场看看吧,再稍微查查艺术史做点功课,再去看看吴军先生的作品水平比较比较。
李枪的作品离远看似乎有油画般的厚重,及绘画语言的交替,其实近看你就会发现他用的媒介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媒体杂志,他通过撕扯式的塑形,呈现出不同的图式,他的创作过程就是一种行为,另外作品中隐含着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和思考人与社会、社会与人的关系。
撕书这个过程对于李枪来说就是剥皮的过程,每次撕去书中的文字和图像,我看到的都是文化的暴力,文明是一层皮,是他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荒原变成大海,把一本书变成肉身。
每一根线条都是因为周围颜色的去除而得以呈现,每一个字母都是因为撕去很多文字而变成一个字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图像和文字都会变成纸的碎片和残屑。
剥开书页,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的知识和经验到此为止,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一本书变成一个字母,把荒原变成一棵树,图像与碎片面面相觑。记忆的暗礁无数次的把海水推向岸边,我把世界撕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