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犯罪心理画像的原理、适用和作用

(2012-07-13 15:52:24)
标签:

犯罪心理

心理分析

心理画像技术

杂谈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后天学习得到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个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样,人类的攻击行为也是通过观察和亲身学习获得的,犯罪行为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犯罪心理决定下形成的。
 

犯罪心理画像的原理

犯罪心理画像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发现、提取、分析犯罪心理痕迹进而推测最可能的犯罪人一般特征的犯罪人辨识技术。从其出现到现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方法。而国内学界最近几年才开始研究,成果尚不多见。随着国内犯罪形势的变化,带有变态心理的系列性杀人案件频发,犯罪心理画像开始成为侦查学界的热点话题。那么,为什么它能在变态杀人案件的侦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将从犯罪心理画像的一般原理入手,探讨其在变态杀人案件侦查中的特殊功能。

犯罪心理画像是从研究变态杀人案件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外研究最多的也是其在变态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那么,为什么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在变态杀人案件的侦查中应用?

从理论上考察,犯罪心理画像的原理和变态杀人案件在理论的某个点上发生了交叉,使得可以利用心理画像技术,分析变态杀人案件,这是其对变态杀人案件有特殊效果的主要原因。

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后天学习得到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个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样,人类的攻击行为也是通过观察和亲身学习获得的,犯罪行为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犯罪心理决定下形成的。

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之间既有因果关系又彼此交互作用,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后果,是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个体内在产生不良心理,在犯罪心理的作用下,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构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构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或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犯罪人的行为特征记录着犯罪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就记录着犯罪人的生活环境特征。如果我们能发现犯罪人的特定犯罪行为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特定生活环境。通过对犯罪行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推测犯罪人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勾勒犯罪人独特的个性特征,描绘犯罪人的社会性特征,为缩小侦查范围、甄别犯罪人提供有益的帮助。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正是依据了犯罪心理学的这一基本理论,只不过是将其颠倒了过来。心理画像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犯罪环境———犯罪人,即依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一致性、互动性原理,从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文化程度、技能、社会地位以及生活习惯等特征。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这一思维过程符合犯罪的心理学原理,并且符合犯罪人的犯罪过程,因而是科学的、客观的。犯罪行为必定会留下心理痕迹,犯罪行为承载着犯罪人的心理,而犯罪心理是特殊环境的产物,所以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就能够推测出犯罪人的一般特征,这是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原理。

犯罪心理画像的另一重要原理是物质交换原理,这是由埃德蒙·洛卡德(Edmond Locard)提出的:“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必然会有一种物质交换。”洛卡德认为“当任何人与某个物品或其他人发生接触时,一种相互的物证交换将会发生,通过认识、记录和检查这种证据交换的性质和范围,可以把罪犯与特定的位置、各种证据以及被害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犯罪行为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现场是犯罪行为能量转移的结果。犯罪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借助一定的工具物,作用于对象物、环境物,这必然形成犯罪人与关系物或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形态、能量、成分、位置关系的交换与转移。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心理信息的转移和交换,心理信息在作案人的大脑中形成,通过犯罪行为作用于现场的物质上。因此这种交换或转移可以是物质的,即物质痕迹;也可以是心理的,心理信息会附着在物质上,通过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即心理痕迹。

传统的侦查方法多是通过识别、鉴定、分析物质痕迹来推测未知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而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分析心理痕迹来推论。物质痕迹是可以被肉眼观察到或通过科学仪器或技术手段提取到,心理痕迹却是抽象的,必须通过科学的思维和分析去识别。

犯罪心理画像就是通过识别、提取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痕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推测最可能的犯罪人的个性行为特征。如果说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犯罪心理画像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那么物质交换原理就使犯罪心理画像在实践应用成为现实。

  作为一项刑事心理技术,犯罪心理画像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为了避免滥用犯罪心理画像,发挥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探讨影响犯罪心理画像效用的诸因素。
 


犯罪心理画像的适用

作为一项刑事心理技术,犯罪心理画像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为了避免滥用犯罪心理画像,发挥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探讨影响犯罪心理画像效用的诸因素。

1、行为证据的丰富程度。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技术是犯罪心理分析,分析的基础则是行为证据。因此,行为证据是否丰富决定着犯罪心理画像的成败。一般说来,系列案件的行为证据比孤立案件丰富,有现场的案件比没有现场的案件丰富,有人身伤害的案件比没有人身伤害的案件丰富。“实际上,可以为画像去分析那些显示出心理、情绪或人格异常的犯罪,这些是特别适合画像的犯罪;这些犯罪包括系列强奸、系列杀人、骚扰儿童、仪式式犯罪、言语威胁、工作场所暴力和系列纵火。” 这就是犯罪心理画像人员常常在系列杀人案、系列强奸案中大显神威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犯罪心理画像对孤立案件无能为力。只要尽心尽力地细心观察,最大可能地挖掘刑事案件中蕴含的行为证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也有希望为刑事侦查做出贡献。当然,刻画的孤立案件的犯罪人不可能那么具体、详细。千万不能为了迎合某种需要,在没有行为证据支撑的状况下勉强刻画,甚至主观臆想。这样不仅不能协助破案,而且会误导侦查人员,丧失破案的大好时机。

2、犯罪心理画像人员。犯罪心理画像的主体是犯罪心理画像人员,其专业素养、业务素质决定着犯罪心理画像的水平,影响着其效用。英美等国的经验表明,成功的犯罪心理画像人员往往是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或犯罪心理学家,以及了解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具有多年侦查经验的刑事侦查人员。原因在于,犯罪心理画像还不是十分成熟,许多分析规则、推理依据还需要依靠经验。因此有人认为犯罪心理画像不是科学而是艺术。 尽管这一观点值得商榷,但他却道出了一个事实:犯罪心理画像还处于前科学阶段。主要原因在于,犯罪心理画像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行为人性状和行为特征之间关系数据库的建立,犯罪心理画像就会成为真正的科学技术。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刑事侦查部门应该注意收集犯罪人性状与犯罪特征的资料,为犯罪心理画像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心理学家应该研究行为人性状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有效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当然,为了打击犯罪,保卫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刑事侦查部门不能等到犯罪心理画像成熟之后再利用其为打击犯罪服务,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选拔一批具备相当文化知识、富于侦查经验、年富力强的刑事侦查人员接受犯罪心理画像训练,尽早使用犯罪心理画像为刑事侦查服务。

  犯罪心理画像究竟有什么作用?犯罪心理画像究竟能为刑事侦查人员提供些什么?不同的心理画像人员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这里根据特菲(Brent E. Turvey)的观点阐述一下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

犯罪心理画像究竟有什么作用?犯罪心理画像究竟能为刑事侦查人员提供些什么?不同的心理画像人员会做出不同的回答。这里根据特菲(Brent E. Turvey)的观点阐述一下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根据犯罪人被捕与否,特菲将犯罪心理画像区分为两个阶段,即刑事调查阶段和刑事审判阶段。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与英美国家不一样,根据犯罪人是否归案,整个刑事侦查过程可以被区分为刑事调查阶段和刑事讯问阶段。下面分别讨论犯罪心理画像在两个侦查阶段的作用。

1、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调查阶段的作用。在刑事调查阶段,犯罪心理画像通常需要分析已知案件的未知犯罪人的行为证据及其行为模式。这些案件一般是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物证难以推进的案件。面对这些案件,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发挥以下5项基本作用:

(1)减少刑事调查需要排查的犯罪嫌疑人的范围,确定需要调查的犯罪嫌疑人的优先顺序。刑事案件发生之后,刑事侦查人员经常使用的侦查方法就是排查。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经常贻误战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侦查效率,抓住战机,有必要缩小排查范围,确定排查顺序。

(2)通过鉴定独特的犯罪现场指标和行为模式,协助刑事侦查人员将相关的案件串并到一起。在某一地域相继发生几起类似刑事案件之后,刑事侦查人员有必要确定这些类似案件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应该并案侦查。而并案的重要根据则是案件中折射出来的相似性,特别是犯罪行为的相似性。

(3)协助评估犯罪行为向更暴力或更严重损害升级的可能性。刑事案件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会产生一定社会影响。为了避免更严重危害的出现,需要对犯罪升级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侦查工作重点,确定下一步工作内容。

(4)向刑事调查人员提供调查指导和策略。通过分析刑事行为证据,透视犯罪人心理,可以了解犯罪人的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为确定调查策略奠定基础。

(5)为刑事调查确定方向,并帮助刑事调查人员树立信心,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侦查方向。刑事调查的方向极其重要,方向错误不仅会劳而无功,而且会贻误战机,丧失破案机会。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侦查人员往往会左右摇摆。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2、犯罪心理画像在刑事讯问阶段的作用。犯罪嫌疑人归案之后,刑事侦查的主要工作是讯问犯罪嫌疑人,准备起诉。在这一阶段,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发挥以下基本作用:

(1)协助评估特定刑事案件的刑事证据的性质和价值。在犯罪现场、从犯罪人周围收集到的物证属于什么性质,是否具有证据价值,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犯罪心理画像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2)协助开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讯问策略。通过讯问取得犯罪嫌疑人口供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有必要制定科学的讯问策略。通过犯罪心理分析,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讯问策略提供帮助。

(3)协助开发打破犯罪嫌疑人幻想的策略、洞察犯罪动机的技术。通过犯罪心理画像,可以洞察犯罪人在罪前、罪中及罪后的心理状态,为破除犯罪嫌疑人虚幻状态奠定基础。

(4)通过犯罪技巧和签名行为分析,协助侦查人员串并案。通过串并案,扩大审讯战果,侦破积压案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