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mmbiz.qpic.cn/mmbiz/UBZCC52FRWjan0l2gC5PDMeDRnRSMZ2yfkGQwfom4iaYwNlia5XfblLRuq44hMQIicktNzibzqIxUs2XB44GVAxXKg/640?tp=webp&wxfrom=5回看昔日雾都伦敦的惨状" TITLE="自强不“吸”:
18世纪开始,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工业革命的象征。图为1866年,英国中部城市伍尔弗汉普顿,密密麻麻的烟囱不断排放着黑烟。
http://mmbiz.qpic.cn/mmbiz/UBZCC52FRWjan0l2gC5PDMeDRnRSMZ2yvBebmpxibmahmOZM4mzDrcmqyaxXyvGD8aCq1eqcibibRBqudsRUiaNuFA/640?tp=webp&wxfrom=5回看昔日雾都伦敦的惨状" TITLE="自强不“吸”:
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图为1937年2月12日,著名的巴特西发电厂浓烟滚滚,高耸烟囱也成为了伦敦地标之一。
http://mmbiz.qpic.cn/mmbiz/UBZCC52FRWjan0l2gC5PDMeDRnRSMZ2yiaXGHF8xhIQp8q9iaCts7jVVyZkqqHnzYLr5UyGDS8YtpcRckHqZ4Kaw/640?tp=webp&wxfrom=5回看昔日雾都伦敦的惨状" TITLE="自强不“吸”:
在当时,伦敦的雾天一年可达七八十日。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将其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图为1930年3月29日,伦敦卡农街车站大楼的屋顶上,几名工人清理厚厚的灰尘。
http://mmbiz.qpic.cn/mmbiz/UBZCC52FRWjan0l2gC5PDMeDRnRSMZ2yrrmwKFTs8tYzpicoseCgMEW9NNv5fW5rNNyUfJiboibianU5HwBbyzrvAw/640?tp=webp&wxfrom=5回看昔日雾都伦敦的惨状" TITLE="自强不“吸”:
伦敦寒冷漫长的冬季使得居民需要大量烧煤进行取暖,加之地理和气象因素,冬日的伦敦经常大雾弥漫,数日不散。图为1952年冬天,伦敦东区一家工厂在浓雾中继续排放着烟尘。而随后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之灾降临伦敦。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觉不适,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据统计,伦敦地区在烟雾期间共有4703人死亡。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据称当时全伦敦的公墓和棺材都被用完。
这场悲剧终于使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无烟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
http://mmbiz.qpic.cn/mmbiz/UBZCC52FRWjan0l2gC5PDMeDRnRSMZ2ySLIibHFiaeV5icqAedazhVFmO90ozPBwJGpaEj6JpDrvYaRB00AsjVaog/640?tp=webp&wxfrom=5回看昔日雾都伦敦的惨状" TITLE="自强不“吸”:
最开始,伦敦治污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针对燃煤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前后,汽车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大量的尾气取代燃煤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伦敦治理空气污染也做出相应转向,开始控制市区汽车数量和尾气排放。图为1973年10月16日,环保组织集会,要求政府遏制汽车尾气污染。
(本文刊于新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