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安全规范--荷载
(2012-07-26 15:33:45)
标签:
房产 |
分类: 建筑 |
4 荷载
4.1 荷载分类
4.1.1 作用于模板支架和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
4.1.2 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 模板的自重应包括模板、模板支撑梁的自重。
2 支撑架体的自重应包括立杆、水平杆以及斜杆的自重,此外还有少量的配件自重。
3 作用在支架结构顶部的新浇筑混凝土、钢筋自重;
4.1.3 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 作用在支架结构顶部模板上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
2 架体顶部水平荷载;
3 风荷载。
4.1.4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 架体自重;
2 配件(脚手板、挡脚板、护栏、安全网等)的自重。
4.1.5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
1 施工活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操作人员、存放材料、运输工具及小型工具等;
2 风荷载。
4.2 荷载标准值
4.2.1 模板支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模板自重标准值G1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一般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1的规定确定;
表4.2.1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模板构件名称 |
木模板 |
定型钢模板 |
平板的模板及小楞 |
0.3 |
0.5 |
楼板模板(包括梁模板) |
0.5 |
0.75 |
2 支架的架体自重标准值G2应按支模方案并参照附录A计算确定;
3 新浇筑混凝土(包括钢筋)自重标准值G3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应采用25.5 kN/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应采用25.1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2.2模板支架可变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一般情况下可取3.0kN/m2。
2 考虑施工中振动和泵送混凝土冲击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的标准值Q2可取2%的垂直永久荷载标准值,并且以线荷载的形式作用在架体顶部水平方向;
3 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Q3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表4.2.2
风力等级 |
距地面10m高度处相当风速v0(m/s) |
5 |
8.0~10.7 |
6 |
10.8~13.8 |
7 |
13.9~17.1 |
8 |
17.2~20.7 |
9 |
20.8~24.4 |
10 |
24.5~32.6 |
11 |
28.5~32.6 |
12 |
32.7~36.9 |
4.2.3 脚手架架体自重标准值应按支架搭设尺寸确定。
4.2.4 脚手架配件自重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木脚手板、钢脚手板、竹笆片自重标准值可按0.35kN/ m2取值;
2 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0.14kN/ m取值;
3 脚手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可按0.01kN/ m2取值。
4.2.5 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按照表4.2.5的规定确定;
表4.2.5
类 |
标准值(kN/m2) |
装修脚手架 |
2 |
结构脚手架 |
3 |
2 脚手架同时施工的操作层层数应按实际计算,装修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3层,结构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2层。
4.2.6 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程第4.2.2条计算。
4.3 荷载的分项系数
4.3.1 计算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构件承载力(抗弯、抗剪、稳定性)时的荷载设计值,应取其标准值乘以荷载的分项系数,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计算结构抗倾覆稳定时,取0.9;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4.3.2 计算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4.4 荷载效应组合
4.4.1 设计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其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连墙件承载力等应按表4.4.1的荷载效应组合要求进行设计计算。
表4.4.1
计算项目 |
荷载效应组合 |
立杆稳定 |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
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载) |
|
抗倾覆稳定 |
永久荷载+水平荷载 |
水平杆承载力与变形 |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
连墙件承载力 |
风荷载+3.0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