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进入大班的出勤、请假问题

(2014-08-28 09:11:44)
标签:

育儿

各位:9.1我们就正式开学了,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一年幼儿园生活即将展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将根据幼儿园大班教学纲要、指南以及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合理的系统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在此有这样一个小的话题和大家聊聊!
”孩子上大班了,请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据统计调查,彩虹班经常”晒网“的家长占全园之首,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观察了一两年了,也能够观察出一些门道来,”孩子身体不好“这个原因显得有些牵强,不乏有些家长存在着”不重视“”无所谓”“百依百顺“的想法。
不乏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小时候没有上幼儿园,不是发展得也很好吗? 不少人会在送孩子入园问题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到了适合的年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在人们的意识中好像变成了一个常识,似乎也成了为人父母者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问:
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到幼儿园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或者再直接问,孩子进幼儿园对谁有好处?
好处在哪里?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些好像都是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人们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也正是没有做过认真思考,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就可能存在盲区,教育行动中也会出现盲从现象,那么什么是教育行动?阿舅给出的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你(家长家庭)我(学校幼儿园教师)他(社会环境等)有目的、负责任、有计划的进行研究、进行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
纵观幼儿园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里是发展最晚也是发展最弱的一个。幼儿园的诞生的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孩子,更多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为了解放父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真有不少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福利和解放父母劳动力的层面上,如有人会说“我们小时候没进幼儿园,不也一样发展得挺好吗,后来不也进大学,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了吗?”、“幼儿园多上一天少上一天没什么关系,没有固定的课程,又不存在跟不上进度或者掉队的危险。”“家里有老人看,让孩子在家玩玩放松一下吧”因此,不少幼儿园出现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意性较强的现象。
比较来看,孩子一旦进入小学,这样的随意性就很难见到。因为,从小学开始人们就可以测量到孩子每天的进步,这种测量最直观就是通过孩子知识量的累积表现出来的。而且这种累积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来完成,一般的家庭很难系统地达成。对更多的大众来说,学龄前幼儿日新月异的进步似乎是孩子本身成长成熟所自然形成的,所以说一旦幼儿园生活给孩子造成了留下了“随意性”的习惯和印象,那么小学的表现大家可想而知!
下面阿舅老师拽一下来引用一下某某大家的名言名句,随着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仅是解放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培育未来社会健康合格公民的需要。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所表达的民间智慧充分体现了幼年阶段对儿童将来发展的影响。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家们也纷纷从自己的研究角度论述幼儿阶段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人的发展是个整体,后一阶段的发展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前一阶段的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由现在可以追溯既往,由现在亦可预测未来。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曾说:幼年时代如用吹灰之力养成一种习惯;成年之后,千钧之力也不易拔除。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指出:“最要紧的教育期是出生后数年,因为这时候的身心发展,决定了一生的态度、行为、观念与思想趋向。”以上两位在不同时代都道出了幼儿阶段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个阶段的发展对日后成长的重要性。 下面两位心理学家从人格发展和智力发展的角度分别指出了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奥地利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人格形成的角度指出:人类的基本习惯,大都在幼年建立起来的。儿童在四、五岁时大抵已完成其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从智力发展的角度表明:从怀孕到幼儿四岁,个人发展了其成熟智力的50%,从四岁到八岁又发展了30%,其余的20%乃是八岁之后所发展的。进一步他又宣称:儿童如在四岁前生长于贫乏的环境中,则每年其智商要损失2.5%之多,而且这种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以上这个段落阿舅引用了一些专家资料,献丑!
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在接下来的这一年大班生活,希望各位保证孩子的出勤,在此提出一下要求:
1、开学起,彩虹班所有小朋友不接受中午接走的要求!现在放眼望去,每天大门口除了刚入园的豆豆班家长就是我们彩虹的家长!
2、不允许随意请假,(家里有事、家里来客、昨晚没睡好、嗓子发红了等等)经晨检后建议回家休息的除外
3、没有特殊情况下午不准提前接离孩子,现在每天的一日环节安排的很充实!
希望各位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