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最早的鸟类环志

(2014-04-30 17:46:48)
分类: 邑志记趣

世界上最早的鸟类环志

   (顺治)十四年,倴城民获朱雁,色赤如朱,双目俱绛,项系金牌,有元狩年号,惊以为神,释之。

                     《清.嘉庆滦州志.卷之一.疆理.祥异 四十六页》

     鸟类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的一种重要手段。最早给野生鸟类环志始于十九世纪末的欧洲,1899丹麦教师马尔坦逊,为了观察鸟类的迁徙规律,为164只鸟佩带了环志。后来,这个方法被世界各国鸟类专家广泛使用。环志的材料大多为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一般情况下,环志上要标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编号等。大多环在鸟的跗跖部(腿部),也有环在鸟的颈部、翅根、鼻孔等处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科技元素也广泛的使用在鸟类环志上,例如电子跟踪、卫星定位等,使之记录的资料更充实,也更科学。

   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野生鸟类环志工作开展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才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最近几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我国环志站有了大幅度增加,环志工作也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殊不知,我国早在清朝初期,就有为野生鸟类环志的文献记载,这应该是世界上有文字记录给野生鸟类环志最早的国家了。尽管此环志与现在的环志性质大相径庭,但作为曾有过的历史现象,今天看来,很值得玩味。

《清朝.嘉庆滦州志》记载了一件奇异的事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居住在倴城的居民,捕获到一只大雁,颈项上戴着一个纯金环志,人们大为惊讶,认为这是苍天的一种特别警告,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人们赶紧将它放飞。当然,这个鸟类环志,与现在使用环志的意义大相径庭,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一种精神寄托。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早在5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运用鸟类迁徙规律,来达到某种目的。

那么,这个环志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呢?从使用材料上看,用纯金做环志,绝非普通老百姓所为。在衣食尚难保证的前提下,何来闲钱做这种奢侈的事情呢。即便是有钱人,除非寄托重要理念,否则也不会舍得用这么贵重的金属做原料。

再从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看,给鸟做环志的意义也绝非一般。顺治十四年还是清朝初期,大批明朝贵族和中原知识分子,还难以从情感上接受满清统治,期望能有一种力量恢复大明王朝。但他们也十分清楚,曾经强大的明王朝,千军万马,都抵挡不住清兵入关,只凭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遗老遗少,要推翻大清王朝,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那靠什么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呢?最简单、最直接,实际上也最无用的方法就是把它交给苍天,采用诅咒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在野鸟脖颈上做一个金质环志,再弄上点怪异的文字,希图借此起到吓唬统治者,又唤起民众的双重目的。这从环志上居然刻的是元狩某年,就可以估计出做这个环志的用意何在了。元狩年号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公元前122年至公元前117年,距离顺治十四年的1657年,将近1800年了。常识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不可能有这么长寿的鸟的。制作环志的人之所以选择这个年号,是有着深刻寓意的。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使用这个年号就有特殊意义,是因为汉武帝在一次狩猎时,获得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兽,因此改年号元狩 狩,有征伐的意思。取这个年号的另一个含义是,汉朝从这个年代开始了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这两个意义都足可以解释给鸟环志,以及环志上刻元狩年号的目的。因为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对汉民族来讲,满族与匈奴族一样,是外来的少数民族。因此,明朝的遗老遗少们把满族统治者看成是奇怪的兽,更符合做环志的人的心境,可见其用心良苦。但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想挡住历史前进步伐的,只能是痴心妄想。

    其实, 翻检古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给野生鸟类做志的记载。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无所事事的宫女们,便用红线系在家燕的跗跖上,以观察其来年是否回巢,以及回巢的时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对候鸟的迁徙发生了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邑志记趣
后一篇:雁之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