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867)佛说四十二章经(52)
(2024-07-14 15:45:11)
标签:
佛法赞评杂谈 |
(佛经原文接上)佛言:何者为善?惟行道善。(宋真宗注:佛言何者,盖各引一设之义,惟精进行道,渐至证圣,最为善也。)
【海印赞评:佛说:什么是善?只有行道才是最善。宋真宗注释说,佛说的何者,都能各自设定一个特定之义,只有精进不舍践行道义,由此渐渐到达证道证圣境界,这才是最善的。善,是好,好的,善良的意思。对善恶之性的判断,各位圣贤定义不一。佛为什么说只有行道才是最善?佛法里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是指道理、规律,表面上难以看出来,本体上有一定不变的理在。世尊依照道理而立言,遂让群生修行而证理。换句话说,世俗的千变万化,难以让人认识真理,只有在修行中认识本体,才是证道证圣之行。世间法易认表面,出世间法才识本体,这是圣贤必须修行出世间法的原因。关于善恶,不杀,不盗,不婬,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这是身口意的顺理十善和违理十恶
,还需进一步认识:一顺益为善
,违损为恶 。人的最大利益,就是脱离生死苦海,通过修行获得福德之报,上成为佛菩萨,下成为天和人,这就是善;违理是最大的损害,会减少自己的福德,是招致跌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下三途,以及遭受人天苦果的别报业,这是大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没有相,是空性,例如行布施,有所施者、能施者、施物这三样存在自己意中,就违背了无相空性之理。简单说,我是施舍者,你是受施人,给了钱物恩惠,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有相布施,不是人天所修的善法,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这个体,指本体,不是自己身体,也非不是身体;法界的本性,就是自己本体。修行人随心所欲而不超越本体,孔子也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常人有五戒十戒,出家人的戒律更多,如果是欲望的放纵,人天福报享尽以后,还是会跌入下三道,所以违体是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断见忍之烦恼,这是为善;如果堕于二边非左即右,不见别教的中道之理,没有断除一分之无明,这也是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而还是隔历的中道,并非究竟的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有方便不称于理,平常说“方便出下流”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达到这个圆理为善,著于圆理为恶。著,是执着,没有彻底放下,执着圆理尚且为恶,何况其他?知道十善十恶,进一步明白善恶之理,诚如《大学》所说,将会“止于至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