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759)观佛三昧海经(273)
(2022-09-06 08:38:04)
标签:
佛法赞评杂谈 |
(接上)这个观想形成之时,应当念想如来戒身。念戒身时见到诸佛身影,眉间光明犹如白丝,空中清净至行者前。行者见了心里想到,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过去世的时候,以大戒身而自庄严,是故,今日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作此念时,释迦文佛坐琉璃窟,身紫金色,端严微妙,与诸比丘、菩萨大众以为眷属,住行者前。
【海印赞评:观想戒身之时,我们当先知道什么是戒。戒在梵语中称为尸罗,六度无极中称为持戒。所谓戒,是为了防护身心之过错,所以称作清凉,又叫做戒。杀、盗、婬三业如火,焚烧人心使其燥热,惟有戒能防护,使心清凉;因为能让心清凉,所以称戒为清凉。佛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戒是律法的别称,有时翻译为禁戒,是禁止的意思,《涅槃经》上说:“戒是一切善法的梯櫈。”戒有五戒,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还有八戒、十戒,具足戒,为戒的四位,是小乘戒的分相。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的四科。出家人戒法有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都是佛亲口所说。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的法身,因为戒为法身中的一分,故而称为戒身。为了表达对佛的无比崇敬,经中故而称佛的全称,赞叹佛自久远的过去世以来,一直以大戒身而自庄严,得戒定慧三学。戒是防身之恶;定是静心的散乱;慧是去惑证理;解脱是自慧断惑,解开惑的系缚,就是涅槃之事;解脱知见是认识自我解脱的智慧。这五分法是佛的法身,所以当行者心念这五法时,释迦文佛身紫金色微妙庄严,带领菩萨大众等立在行者之前。我们想要见佛,如同看电视节目需要用遥控器,或者手动电视上开关,打开电源,对上频道,才能看到电视影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