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是孔子高尚思想情操的体现
博爱,凝聚的是孔子高尚的思想情操,体现的是孔子仁及草木的思想。正是孔子这种思想理念,才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关心人民疾苦,珍惜生命,把爱看得高于一切。这种大爱精神,在推行仁政治国,反对霸权,反对暴政,提倡文王爱民精神上,可以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请看《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二十七章所讲: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文中的“钓”,在这里指捕鱼;“纲”,原意指网上的大绳,这里指大网;“弋”,古代用带绳的箭射飞鸟。请看
译文:孔子捕鱼从来不用大网,用箭射鸟,也从来不射归巢的鸟。
这段话讲的是孔子珍惜生命的故事。在这个孔子捕鱼和射鸟的故事中,有两个情节值得关注,一是捕鱼不用大网,而是用小网,大网网得鱼多,伤的生命也多;小网网得鱼少,伤的生命也少,宁愿少网鱼,也不用大网,伤及更多的生命!这种珍惜生命的精神,当今很难看到,不少人捕鱼不择手段,有的用电网网,有的用雷管炸,大鱼小鱼一窝端,肆意伤害生命,你说这种人,还有一点仁及草木的大爱精神吗?这还叫珍惜生命吗?
第二个情节是射鸟。孔子射鸟从来不射归巢的鸟。归巢的鸟,也许是一代,也许是两代,如果是两代的鸟,就有老有少,有父母有子女,伤及其中一只,其他鸟就会悲痛欲绝,也就等于伤及一片,这样太不仁道了,你说作为一个有大爱精神的人,能射归巢的鸟吗?不射归巢的鸟,不是体现的仁及草木的精神吗?这种精神,也许当今再也看不到了!你说是吗?我的朋友!
徐振洲2014年6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