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赏析
《式微》这是一首描写黎侯流亡于卫,随行臣子劝其回国的叙事诗。属于“诗经、风、邶风”的第十一篇。全诗共二节,构成两幅劝其回国的画面。
请看第一幅劝其回国的画面:“式(1)微(2)式微,胡(3)不归?微(4)君(5)之故,胡为乎中露(6)!”隐蔽隐蔽几时回?为什么有国不能归?原来黎侯怕狄人,暴露目标狄人追!
请看第二幅劝其回国的画面:“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7),胡为乎泥(8)中!”隐蔽隐蔽几时回?为什么有国不能归?黎侯自身怕狄人,拘泥于卫国不敢归!
注释:(1)式shi:语气词。郑玄箋:式,发声也。(2)微:昏暗,隐蔽。(3)胡: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为什么”。(4)微:语气词,用于句中或句首。(5)君:指黎侯。(6)露lou:暴露。(7)躬gong:自身。(8)泥ni:拘泥,陷住,胶缠。
从《式微》这首描写黎侯流亡于卫的叙事诗,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追逐争霸,相互厮杀,弱肉强食的战争格局。弱者被强者所吞,强者也慌慌不安,总怕强中还有强中手,整天提心吊胆。流亡于卫的黎侯,就是其中的丧家之犬,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这就是争霸的结果,给人民带来很大灾难!
2013年3月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