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问答:24岁的孩子一直在家里黑白颠倒地玩网游,家长该如何帮助?

(2014-09-27 14:52:09)
标签:

蕙心老师

教育问答

包办满足

体验完全

建议帮助

分类: 教育问答

【家长问答:24岁的孩子一直在家里黑白颠倒地玩网游,家长该如何帮助?】

 

http://s11/mw690/003920Kjzy6MmVzEnIS8a&690

【问题描述】尊敬的蕙心老师您好! 我是非学员,孩子24岁,孩子参加工作一年多,前段时间以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压抑,憋屈,工资少为由提出辞职。由于家里人的反对,拖了三个月才办理辞职手续,我想是不是因为孩子性格内向,与人沟通能力差也是导致他辞职的一个原因,这三个月一直在请假。刚开始孩子情绪很糟糕,焦虑,烦躁,不安,狂玩儿网络游戏,看电影,黑白颠倒,任何人的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这种做法,包括家里人。看到孩子的这种状态,我心疼极了,我决定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意辞职。辞职后孩子情绪好了很多,话也比以前多了,从不想和我说话,到能和我谈到之前工作中遇见的人和事,和对之前工作性质的看法,真的很感谢儿子对我的信任。但是孩子已经在家休息四个半月了,没有一点想再出去工作的想法,而且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我也不敢多说,不过很高兴孩子现在学会了做饭。前几天我问孩子有没有想出去旅游玩儿的计划,也试着问孩子,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想出去工作的想法,孩子说我那儿都不去,还说妈妈就不要管我的事了,我有我的事情。听了孩子的话,我只有闭嘴。我每天早上上班走时,孩子还在睡觉,一天和孩子不见面,只有我晚上下班才能和孩子简单的交流一下。孩子现在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我现在能不能给孩子谈再去找工作的事?如果只是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什么都不说,孩子一直在家狂玩儿网游,仍然是黑白颠倒,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堕落下去,会不会一直走不出去?希望得到老师您的指点和帮助。谢谢!

【回答】:你好,看到你的问题,我看到了一个茫然,困惑,痛苦的心灵不知去往何处,内心在不断的呐喊: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为什么而活?这一切的后果又是谁一手造成的吗?真的是孩子自己一手造成的吗?
我想:1,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孩子以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压抑,憋屈,工资少为由提出辞职。其实这本身都是孩子进入社会后很容易面临的困惑,可对于孩子来说就成了致命的打击。那么孩子为什么这种抗挫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这样低。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父母从小不断的包办满足,让孩子没有责任心,缺乏价值感成就感,眼高手低,遇到问题就逃避退缩。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他们只是包办式父母的简陋复制品;要么,他们的自我无限膨胀,他们的内心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孩子正因为总在你们的庇护下长大,在你们给他创造的那个理想的国度里,有问题妈妈帮你解决,有困难妈妈帮你度过,孩子丝毫没有自我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孩子根本就不了解世界是怎么样的?。当走上社会,天堂变成了地狱,孩子发现自己离开父母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深深的自卑,无助痛苦让他有了强烈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环境的念头,回到那个自认为安全舒适没有压力的家里。
2、孩子目前的状态就是在自我调节,思考,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父母能做的就是静静地陪伴孩子,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爱的能力——信任欣赏悦纳建议帮助。具体怎么去做呢?(1)信任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心里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我相信孩子一定会慢慢走出自己人生的低谷!父母建立信念,信任孩子,孩子才可能有自信,孩子才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2)欣赏孩子。孩子有一点的进步就鼓励孩子,使用正确的欣赏模式,让孩子建立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愿意努力,愿意为自己负责。
(3)悦纳孩子目前的状态——因为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果,父母的包办满足,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期望才是因。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只不过是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承担了恶劣的后果,父母由此升起的愧疚心,对生命的敬畏心才可能成为父母前进和改变的动力。成功不要太早,失败不要太晚,这对孩子是好事。
(4)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建议孩子可以先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生的价值不一定要去上班才可以体现。但不要求孩子去做孩子慢慢走出来,想自己做点事情,那就尽力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同时要有和孩子一起跳坑的信念和决心,即使错的也陪孩子去体验。掉坑里了,有问题了,再帮助孩子上去,孩子就会感恩与你。
(5)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和看到孩子有困难时给予帮助,时很重要。人家还没有从对自己的自责,挫败,失望的情绪中走出来,你就忙不迭地冲上去说:儿子我帮你找了份工作。。。孩子这个时候可能只有厌恶,因为妈妈只想让我去工作,而没有看到我正在经历的痛苦!不合时宜的帮助,就像是下坡推车,就是落井下石,只会让孩子更加恨你。
3、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对她人生观价值感的影响也根深蒂固,那我们就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去体验,让孩子开始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同时家长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的栽培自己,孩子的起点永远是父母的肩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