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前1%的秘密》:信念的力量

标签:
阅读笔记 |
分类: 爱读万卷书 |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与同事去到一所普通中学,要求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之后罗森塔尔给出了一份高智商学生的名单。果然,8个月以后,名单上的同学平均成绩大大提高,都超过了其他的同学。
然而,罗森塔尔说,他当时只不过随便选了几个孩子而已。
罗森塔尔并非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的金手指只不过给那些孩子提供了一个信号,而那些信号对于那些被选到的孩子来说,就形成了信念的力量。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听到的大部分的声音,多是否定和打击。考试考到优秀,因为没考到第一,还要挨顿打,这样的孩子还不是少数。
望子成龙成凤,自己人生不如意,希望孩子改写自己前半生的遗憾,以及把孩子的表现当作自己的面子,拼命鞭打孩子给家族争面子。。。。。。凡此种种,逼出成功的孩子的概率,极低。
而那些成绩不好,令父母失望的孩子,渐渐丧失了奋斗的动力,或习得性无助,似乎离成功就更遥远了。
《哈佛前1%的秘密》这本书里,作者是韩国的郑周英,他有过十多年的读写障碍问题,但是最后也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主动接触了大量的差生,把自己克服障碍获得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他们,帮助他们激发进步的动力。
这个朴素的发心最后收获了理想的硕果,很多孩子因此发生了改变,也有的考上了名校。
外在的评价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毁掉一个孩子进取的动力?有才华的孩子因为成绩或者其他方面的负性信号就被葬送了前程?
郑周英经过十年的思考与研究,写出了《哈佛前1%当然秘密》这本书,揭开了成功者公式: 屏蔽信号 X
深刻理解。
屏蔽信号:
外在世界带给我们的并不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是质疑和打击、各种不友好。
居里夫人在富人家做着家庭教师的日子里,从没有泯灭想继续深造的热情,尽管对于女性来说,这无疑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居里夫人屏蔽了周围的负面信号,毅然决然地奔赴异国他乡,在同龄人都已经毕业的时候才入读大学,比任何男生都更加积极地穿梭在教室和实验室之间,毫无二念地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当居里夫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时,她说,“我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屏蔽恐惧,屏蔽外在的质疑,屏蔽任何不支撑理想的负面的声音,告诉自己说:“我也可以!我一定能成功!”
秉持这样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获得成功的力量。
深刻理解:
道尔顿说过:“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如果谁取得了令全人类瞩目的成果,肯定是这个人以实用性为唯一目标而不断努力的结果。”
对学科执着不断地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一直抵达成功的彼岸,这就是郑周英所说的“深刻理解”。
任何发明都是如此,任何科学项目的攻克都是如此。如若不能成功,一定是理解的还不够深刻。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一种永不放弃的自我激励。
中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感同身受孩子们的压力,其实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每个人都既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这是人性中的本能,我们需要看清这一点,然后做出一些改变。
1. 有意识地树立目标;
2. 屏蔽掉“我数学学不好”,“我成绩这么差,不会有出息” 云云的负面信号,屏蔽掉对成功的恐惧;
3. 接下来重新塑造正向的信号,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坚定地不断地告诉自己。
4. 最后,对准目标,努力向深刻探求。
《哈佛前1%的秘密》,也是励志鸡汤类的书,但是里面收录了大量的实例,与空洞的口号激发斗志相比,多了些许的参考性。虽然哈佛不一定是每个学生的终极理想,比如我家儿子,根本就不喜欢出国,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按照兴趣选取自己的目标,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专注学习深造,也都能达到自己认可的成功的高度。
前一篇:当文艺女遇到理科男
后一篇:【巴蜀自由行】写在前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