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成长记录亲子阅读 |
分类: 爱读万卷书 |
http://s6/mw690/00391fj1zy6O2A3YyKF25&690
关于死亡的绘本,其实有不少,
后来,再遇到死亡题材的绘本,顺其自然,没有特意回避。我记得那是幼儿园中班时的一次活动,优优拿到的礼物是一本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我心里咯噔一下,不过优优非要我讲给他听,我只好读完那本书。好在优优当时并无反应,毕竟太小。
今年暑期的时候,优优的爷爷病危,所以我们匆忙返回了家中。处理后事之前,家里设了灵堂,有很多亲戚朋友过来给予安慰。优优看到了,也不乱动,也不问,自顾自玩去另一个房间里玩着着他感兴趣的东西。我的心一直纠纠着,一边是悲恸,毕竟在这一世再也没有机会喊声“爸爸”了。另一边则是时刻准备着,万一优优问起来要怎么回答,毕竟优优跟爷爷见过很多次,每次寒暑假几乎都陪爷爷奶奶住上半个月。我想,优优也长大了一些,也许是他应该懂得一点的时候了。
在我的理解里,生命是美好而让人敬畏的事物,生老病死皆是自然而然的。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婴儿的降生,关乎性的启蒙,是纯洁和健康的,大人如果感到羞涩或者别扭是大人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而关于病痛悲情和死亡,少不经事的小孩子,没有如大人经历过,又哪里懂得死亡是可怕的事?生老病死,如同风花雪月,万般皆自然。所以,我希望优优能得到正面的引导,无须回避。
终于,优优问了,那时所有的事情都料理完了,已经在奶奶家住了好多天,家里也已经恢复了正常。优优问,爷爷去哪了?我于是告诉他爷爷的情况,只是很注意措辞,最后,我告诉他爷爷去天堂了。事实上优优并没有追问下去,我甚至有点怀疑他是不是还不太懂。头七的时候,我们都去殡仪馆,优优和奶奶在家。优优问,你们去哪儿?爸爸告诉他,我们去看爷爷。优优说,你们去哪里看爷爷,爷爷去哪了?
渐渐,当怀念渐渐代替了悲伤,怀念也成了另一种忧伤。
我们遇到了绘本《再见了,艾玛奶奶》。 在没有打开之前,我并不知道内容是关乎永生的告别。 而优优,很期待。
这个故事是以一只猫咪的视角,记录了身患重病的艾玛奶奶的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有一天,艾玛奶奶说:“我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一年了,看样子,该作一些准备了。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从容的处理了一些事,跟亲人们告别。。。“那些从前不理解的事情,也渐渐的理解了。那些曾经不能原谅,伤害过我的人,仿佛也理解他们当时为何那么做了……” 这是艾玛奶奶生命最后阶段说给我们听的话。按奶奶的意愿,在她弥留阶段没有再去医院,而是在家里静静的陪着奶奶,一整夜。
优优由默默流泪,到有点哽咽。在故事的最后,我轻轻抚摸了优优的后背。然而,在这一刻,优优哭出了声音。我轻轻地递给他毛巾,默默地不说话,而优优,放开声音,用毛巾捂着脸,大哭起来。那一夜,我们什么也没有谈,优优慢慢从悲伤里转回来,他说,“妈妈,艾玛奶奶也和爷爷一样,去了天堂么?” 我说,“是的,艾玛奶奶跟爷爷一样,经历了病痛,但他自己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们亲人们已经度过了很美好的时光。他们现在在天堂里,没有病痛了,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了,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很快乐。我们也要很快乐地很健康地生活,是不是?”
优优表示,他不想再说这个伤心的故事了,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我问他还想说点什么,他说“妈妈,我们可不可以再听一个高兴的故事?”
这是优优第一次为了一本书大哭。 我以为他这方面情感还懵懂,原来,他已经成长。
其实,父亲遭受病痛时,在他最后的三个月里,我固执地放弃了优厚条件的工作,寸步不离,一直守候在他身边。我看着坚强乐观的父亲,在我眼前枯萎,耗尽,我经历着所有,又俨然长子一般安排下所有的事。父亲去世后,我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冰冷孤寂时光,不愿意回想和面对关于死亡的一切。那时我还年轻。后来我结婚,生子,生活被幸福填满。
病痛之后生命的逝去,是无法避免,也无须抗拒的。它自然的到来,看不到痛苦的印记。你不会感到死亡可怕,虽然有难抑的悲伤,却还可感怀一点温暖。艾玛奶奶的从容,坚强,还有淡然,便是对于生活的最好的态度:有生的日子,珍惜快乐;生命燃尽,坦然地跟这个世界,微笑着告别。
这是我第一次读关乎死亡的书没有流泪。我更感受到一种力量。原来,我也已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