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教师节之《出师表》退出课本

标签:
教育老师传统 |
分类: 七嘴八舌 |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向普天下日夜操劳的老师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小座在工作之余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想在今天和所有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出师表》应不应该退出中学课本。
想当初小座也是个热爱语文的好学生,再加上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所以这成绩嘛,也能甩开课代表好几条街了~(小座是班长...)有人拿这种话题说事儿,不是逼小座挥舞板砖吗?
当然,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小伙伴先别急着抄家伙,听听题主的理由:
不出小座所料,大家的回复几乎一边倒:
黄少天:虽然出师表能背出来的没几句,但出师表是仅有的几篇有印象的文言文,这样的文章都退出中学课本了那中学课本里该有什么?和起点排行榜同步更新吗?
Zehero
Zhao:这并不只是一位准备出去抢地盘的手下对废物老大的啰嗦表忠心,这是一位父辈在踏上前途未卜九死一生的战场前对自己儿子的叮嘱。不知道题主多大,中学生吗?很多读不懂也正常,即使我现在这个年龄依然有很多读不懂的文章。建议时间闲多翻翻书,不推荐大部分的畅销书,语文课本真比他强。朱自清的背影初中看不懂,现在看来简直感人肺腑。
工木:从小是一个三国迷,对于小学初中生而言,区分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是很重要的,对我而言,出师表也起到了这个作用。一篇古文的价值,并非单看文学价值和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价值。个人觉得,出师表无论在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素养、价值观念方面都是有作用的。
韩亚雯:想当年我学出师表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背,背着背着就哭了,是真的被诸葛亮感动得哭,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看到这些就为他心酸,恨不得抱抱他才好。说实话,背出师表确实挺难的,我最后也没有全部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出师表当时对我影响挺大的,从此被诸葛亮圈粉。而题主却想把出师表踢出课本!我第一个不同意啊喂!诸葛亮的忠肝义胆岂容你玷污?你自己不想学,你可以选择不学,但是出师表很显然是一篇很优秀的议论文典范,字里行间是真情,是忠义。题主想让出师表滚出课本,我能说题主是不忠不义之人吗?
有人曾这样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忠、孝、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而大多数时间都被课业占据的中学生,最便于接触这些品质的方式就是自己的语文课本,让这样的名篇离开课堂,合适吗?
身为一个资深三国脑残粉,小座的最爱除了《三国志》中的《关张马黄赵传》,就是《出师表》了,而论文采,诸葛孔明自然远胜过惜墨如金的陈寿。
平心而论,三国文化对于整个亚洲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人们常常把战国时代几乎统一日本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与一代枭雄曹操对比,将传说中智勇双全的“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与“浑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相提并论,让“战国第一猛将”本多忠胜与勇冠三军的吕奉先一较高下。
在日本,研究三国是一股经久不息的风潮,但为什么在我国,却连容身于中学课本都要遭到质疑?
其实以前网络上也曾出现过诸如“英语滚出高考”,“数学请圆润的离开中学课堂”之类的说法,但是,一句山口山玩家口口相传的“名句”就足以说明一切:没有垃圾职业,只有垃圾玩家。学得不好或者不想学,最好找找自己的原因,别怪课本,也别怨老师教的不好。
当然,今天是教师节,也请某些吊儿郎当的“教书匠”扪心自问,“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尔等配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