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被移民”的为何总是赵本山?

标签:
赵本山移民二人转 |
分类: 七嘴八舌 |
http://s15/mw690/0038Z7Ougy6NvjXP5zEae&690
有关赵本山移民的“新闻”,近几年已经先后四次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尽管每次赵本山都不得不出面澄清“根本没有移民这件事儿”,但被移民事件仍一次又一次被炒作。
几天前,因赵本山妻子马丽娟在新加坡赢得一场官司,令赵本山再次陷入“移民”风波中。几天来,有关赵本山“被移民”,成了娱乐圈的热门话题。11月8日,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再次证实:有关媒体几次炒作赵本山已经移民的新闻,其实都是不真实的消息。目前,赵本山老师本人以及他的妻子和儿女的户口全都在辽宁。
http://s11/mw690/0038Z7Ougy6Nvk05Np06a&690赵本山说:“我是中国人,是观众养活了我们二人转演员。我的二人转市场主要在中国,我移民到外国去干什么啊?有人硬要说我移民,那我就只好说从莲花村移民到沈阳,再从沈阳移民到莲花乡。来回的移呗。总之,我不会移民。我的户口现在都在辽宁。”
这一次的事件让赵本山似乎对“被移民”事件也没有了耐心,他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就移民问题进行澄清。
为什么“被移民”的总是赵本山?
http://s3/mw690/0038Z7Ougy6Nvk1ju3o82&690批评赵本山的人将赵本山及其弟子们的作品比作“屌丝生活中的卫生纸”,曰“高潮过后,垃圾篓就是它们最终的归宿。”这说法稍显过分,但赵本山的批评者认为,“从网民和公众的反应当中,分明已经看出了赵本山时代的终结,看到了中国文艺的曙光”。
@影视星工厂:有两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一是网民为什么要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赵本山移民?二是公众为什么更愿意相信已经赵本山移民了?按道理说,从一个从东北农村成长起来的民间草根艺人,到中国当前文艺领域大佬级的人物,赵本山的成长轨迹应该是一个含有巨大成功的励志故事。然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赵本山及其弟子的作品素来是以低俗著称的。
@超人在线:赵本山之艺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缺乏时代精神,缺乏时代道德,缺乏时代之美。赵本山艺术绝对不是赵本山一个人的艺术,他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走红近三十年,也绝对不是偶然的,他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水平,是一个群体审美能力的水平,是一个群体精神状况的水平。赵本山被抛弃是一件好事,是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一种文明,一种觉悟。每一个中华儿女,当然包括赵本山在内,都应该为此欢欣鼓舞。
http://s13/mw690/0038Z7Ougy6Nvk3ZQZubc&690而力挺赵本山的人则认为:“赵本山到底怎么了那么招人嫌?如果说他是外籍,这个已经被证明是假消息;如果说他的表演低俗,那只能说明国人的素质只能欣赏这样的演出;如果说他收徒很山大王,那这能说这是人家的喜好,不喜欢可不去做徒弟;如果说他买飞机太招摇,人家用自己的钱买什么,关我等打工仔何事呢?难道羡慕嫉妒恨真的是我们民族的性格么?”
@知风:就算赵本山移民了又怎么样?权贵们能移民,不少官员都成了“裸官”,财大气粗的本山大叔就不能移民?受着党纪国法约束的干部都能把家眷移居国外,一个小品演员为何不能?
@司马平邦:戴锦华和肖鹰批评赵本山所下的草率“结论”,在我看来,其实正暴露了当下的学术界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脱离真正生活的窘状,我们不用提什么文艺为人民服务这样的高调子,但就现在的中国电影和赵本山作品在老百姓中正发生的影响--那都是完全可以用钞票和收视率衡量出来的,也完全是用钞票和收视率一点一点创造的--所以,就是从老百姓对二者的实实在在的支持,一样可以得出结论,你们其实已经离生活和老百姓很远。
@郭文婧:赵本山从事的是文艺工作,当然需要文艺批评。但是,真正的文艺批评,不应该是政治揣测,不应该是“文革式”的阴暗道德扣帽,而是要进行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等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舆论关注赵本山是一个好现象,但对文艺批评者来说,至少应该来一点专业精神吧!对赵本山,我们也许还是应该坚持“治病救人”的原则吧!即使赵本山倒掉,也不意味着一个时代已经终结。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文艺批评者需要向前看,需要拿赵本山说事儿,但绝不应该仅仅拿赵本山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