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中银优汇通:是创新还是闯祸?

标签:
杂谈金融洗钱 |
分类: 七嘴八舌 |
http://s4/mw690/0038Z7Ougy6Kl9UAiGL23&690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 “优汇通”业务涉嫌避开国家外汇管制,实现超额汇兑,协助客户“洗钱”和向海外转移资产。对此,中行回应称,“优汇通”属于金融创新产品,已事先向监管部门作了汇报,报道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中行称,“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此类业务。”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关分行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和反洗钱等要求,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http://s14/mw690/0038Z7Ougy6Kl9VEmAJad&690
而此前的新闻报道称,“优汇通”是一项见不得光的银行业务,整个过程没有通过外管局的兑换系统,偷偷打通资金外流通道,实现超额汇兑,已经涉嫌“洗钱”和“地下钱庄”。由于汇兑通道畅通,越来越多的客户实际是在借移民名义偷偷向海外转移资产。
“优汇通”到底是见不得光的“洗钱神器”还是“金融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不能确定是否是洗钱,因为洗钱是把不合法收入转化为合法收入,主要还是操作的合法合规方面出现严重问题,超过了5万元的限额。”
http://s15/mw690/0038Z7Ougy6Kl9WnwJg7e&690
“外管局规定境内居民个人年度购汇总额上限为等值5万美元。中行的操作明显逾越了政策规定,没有通过外管局而是走海外分行,逃避监管。商业银行一次性把如此大的资金量转到国外去,显然是不合规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说:“少数银行绕开国家外管局的监管,将大量人民币在海外兑换成外币,再用做投资移民或者其他用途,这种做法已经存在。根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跟踪调查,不少地下钱庄在接到大订单后,也通过与银行的‘鱼水’关系,利用银行的这种机制完成业务。”
“这种行为的‘非常性’很明显,如果放任的话,什么监管建议都是空话。我们外汇管制,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对于“优汇通”是是非非的争论,也从专家之间延伸到了网络:
http://s11/mw690/0038Z7Ougy6Kla0UlJw9a&690
“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和贪官富豪洗钱,确实只有一线之差。但是,这项新业务,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创新,加强监管即可,何必叫停?”
“破除管制,促进外汇交易自由,这是好事情。”
“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还未完全放开,如果放开了,就不会有个人汇款的限制,中行“优汇通”也就不存在违规的问题。”
同时,也有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有失偏颇:
“相比资金外流,央行其实更想让人民币资金流向海外,一是可以减轻国内的通胀压力,二是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逐步打破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只是有些东西出于谨慎,没有宣传而已。媒体不能误导大众”
现在跨境人民币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境内外联系较多,居民有换汇的需求,金融业应该去满足需求。但这种满足应是合规的创新。对于“优汇通”的是是非非,各大金融机构应多些反思,总结自己在产品和经营上的漏洞,防范金融创新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