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某某案”折射中外家庭教育差异

(2013-11-28 16:00:19)
标签:

杂谈

http://s12/mw690/0038Z7Ougy6EzIqE2zp3b&690


   这段时间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某某事件”,昨日终于落幕,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人上诉,维持原判。此前,海淀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10年;王某12年;魏某(兄)4年;张某3年缓刑5年;魏某(弟)3年缓刑3年。网友众说纷纭,有表示喜大普奔者,有认为这是故意设局者,但是从这件事本身折射出的,则是我国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之殇。李某某天资聪慧,但是无奈父亲老年得子,母亲百般溺爱,如今落得这般下场。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严父出孝子,而慈母有败儿。


   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起,很多家庭就只能有一个孩子了,父母无不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也使得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诸多不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原本未来国家的主人,社会的栋梁之材,在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就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反观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在最基础的家庭教育上,所下的功夫,以及在他们的悉心教育下培养出的孩子,都足以让很多中国家长汗颜。也难怪外国评论家在很早以前就发出过这样的评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诸位看官,且随小编一起看看,外国家庭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日本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http://s12/mw690/0038Z7Ougy6EzIJlwmf4b&690

   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いただきます)。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行ってくる);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ただいま)。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http://s4/mw690/0038Z7Ougy6EzIMP9Ava3&690

   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日本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在学校里学好烹饪、缝纫课等。在日本,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生活、环境的能为都比较强。  

 http://s11/mw690/0038Z7Ougy6EzINYbh0ba&690
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重视创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http://s5/bmiddle/0038Z7Ougy6EzIPrJdOa4&690
日本玩具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挫折教育。日本孩子受点委屈、挫折,家书不会马上去帮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睡己去克服。孩子两岁之前,家长会倒他们学会“等待”;两岁之后,就会教他们学会“忍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忍耐不是消极的忍耐。在日本,人们信奉这样的信念: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名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利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新加坡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http://s11/mw690/0038Z7Ougy6EzIS2i4qea&690

   新加坡人十分重视家庭品德教育,积极努力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培养仁爱之心。曾担任过新加坡教育署长的陈新仪女士认为,家长不仅要以满腔的爱心爱孩子,还要教会孩子爱别人。要教育孩子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的学校等等。家长要培养孩子爱父母和其他人的情感,要给孩子表达这种情感的机会。

   培养孩子有纪律、守秩序。中国有句俗话:“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新加坡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准则之一。新加坡的父母家长常常凭借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或各种形式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从而让孩子知道这些规范,并自觉地按照这些规范去行动。

   3、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新加坡人十分注重文明礼貌,认为“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提倡文明礼貌无疑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教养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上,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作个富有教养的好榜样。起码在上述这些方面能给孩子以正确示范。

   

   澳大利亚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http://s4/mw690/0038Z7Ougy6EzIUcMOD63&690


   澳大利亚人民的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却信奉:绝不能娇惯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以后难免吃大亏。

   “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大利亚人常说的一句话。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个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也只是外面加一件绒衣,便无事一般行进在寒风中。而一到太阳出来,便将绒衣脱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

    澳大利亚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常在摄氏10度以下,以我们亚洲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这样就实在是穿得太少了。

  其实,这种“虐”待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便常见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打滚,孩子哭喊,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到一哭就抱的现象。

   http://s11/mw690/0038Z7Ougy6EzIWBh0e0a&690

              冲浪时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只是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搏击冲浪

    澳大利亚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无论是承袭了东方文化的日本,中西方文明交汇的新加坡,还是富庶的前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他们的人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无一例外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所谓“欲成才先成人”,家长一位的付出,一味的保护,孩子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再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了。

   http://s6/mw690/0038Z7Ougy6EzJ0NHtb5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