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村屯简介》

分类: 我的故乡 |
文/由共夫
《我的故乡.村屯简介》
大约在公元1845年左右(清朝道光年间)黄氏第六代老祖宗黄秉相挑着担子领着妻儿老小全家离开祖居河间府宁津县大黄庄到东北上荒(闯关东),走到于清窝棚(于清街-余庆城-庆安)北十多里地、呼兰河上游欧根河南岸约3里的地方,发现此处附近没有人烟,地势北高南低,且北面100多米处有一30度约20米高的陡坎斜坡,坡下河渠纵横流水潺潺、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生机盎然,飞禽野兽无数,斜坡形状呈蝙蝠振翅南飞的风水格局。于是就在这里驻脚,搭建马架子窝棚、埋锅垒灶、开荒垦地、挖砌水井、饲养家禽、种庄稼过日子,外人称黄家窝棚。日久年深住进很多外姓人逐渐形成村落,就以第七代祖宗的名字定为黄廷汉屯。
故乡的村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在呼兰河中上游的欧根河南岸约1.5公里处,有着辽阔广袤的黑土地,村庄东西长一千多米南北宽五百多米、坐落在高于河面(海拔140米)20米左右的坡上面,村庄北高南低、冬夏朝阳、四周有近百年的黄榆树、柳树、杨树等。
故乡的村庄距离县城、公社所在地、龙船火车站均约10公里左右,距哈佳铁路最近的小车站(田家工区后取消)约2.5公里远,北距离大青山约50公里,南距柳河南山约35公里。县城西距省会哈尔滨
170公里,东距伊春178公里,北距开放城市黑河470公里,距煤城鹤岗280公里。境内有贯穿全县的哈佳铁路、新修的哈伊高铁,有纵横三条(203省道、G222国道、G1111鹤哈高速)公路;境内主要河流有9条,即呼兰河、欧根河、格木克河、伊吉密河、安帮河、拉林青河、银河、双银河、泥尔河;有东西走向三条河流流向呼兰河进入松花江,是一个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农业地区。
故乡的村庄建国后为久胜乡久胜大队第七小队,(改开后为久胜镇久杨村黄廷汉屯)。1982年有人口五百多人、男女劳力一百多人,大小马匹60多匹,黄牛十多头,胶轮大车4辆,柴油发电机1台,小型脱粒机、粉碎机、粉面机、电石磨、豆腐坊、粉坊、手扶拖拉机、四轮车拖拉机等配套齐全。
故乡的村庄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599小时;年平均气温约为1.69;无霜期12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577毫米。(数据来自县志)
改开前,农户多为拉赫辫子土墙,苫房草房盖,泥土地面、土坯炕、土坯锅台、土坯烟囱,秫秸杆杖子或柳条杖子,仅有几户“一面青”房、室内手压钢管抽水井、板皮杖子。改开后,百分之九十的人家盖起了红砖房铁皮房盖,砖围墙或铁栅栏院墙,室内有洗澡间,厨房瓷砖墙面地面、锅台面,大部分家庭都有电机水井,土锅炉取暖。部分家庭有四轮车、运输车、轿车、摩托车。屯子里有小卖店、文化室,宽带彩电、手机、家家都有,部分家庭有电脑。道路由原来的“扬灰路”土路改建为混凝土路连通各个村屯,从城里到屯子里公交车20分钟一趟。
2024.12.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