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故乡》14(童年时的游戏)

分类: 我的故乡 |
文/由共夫
[童年时的游戏]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大,相同的游戏叫法不一,玩法不一)
1、弹玻璃球:(弹琉琉、弹溜溜)
那时供销社卖1分钱两个,有的用跳棋的玻璃球玩,三五个人都可以一起玩,男孩为多,女孩也玩。
在地上挖3个直径约7~8厘米、间距约40厘米、深约5厘米的土坑;经过‘石头剪刀布’,排好谁是‘大家’、谁是‘二家’……以后,‘大家’站在一步以外(划一条线)将琉璃球弹入第一坑,进坑后拿出再弹入第二个坑,如连续进3个坑即为王。接着第二家、第三家弹……,弹进坑者可连续弹到第三个坑停止,没进坑者按顺序让给下面的弹,一轮弹完后,‘大家’可将自己的琉璃球拿到任意一个坑边将没进坑的琉璃球弹进坑里就为已有;如果都进坑里,就用自己的琉璃球把别人的弹出坑外为赢得的。
注:‘大家’、‘二家’:即先后顺序,第一、第二。
用厚(硬)纸叠成 7、8厘米左右见方、厚度5毫米左右的纸啪叽(纸包)。
经过‘手心手背’后,一方将纸包放在地上,另一方用自己的纸包砸(连砸带扇)在对方地上的纸包,将其纸包下面翻过来朝上即为赢得,如没翻过来轮到对方砸;下一轮输家首先把纸包放在地上被赢家砸。(如同比赛发球权一样)
3、摔泥啪叽(摔响炮)
用黄土加水和成胶泥状,做成拳头大小边厚底薄像一个反扣的小饭碗形(类似苞米面窝窝头的形状),口朝下底朝上拿在手里使劲往地上摔,啪叽一声,底部摔出一个大窟窿,谁摔的窟窿大、最响谁为赢,输家用自己的泥给赢家将窟窿补上。
4、踢马掌钉
北方冬季冰天雪地,生产队的马在拉车、拉爬犁时马蹄子上必须得挂马掌钉以防止打滑,一个冬天一般要换两次马掌钉,换下来的旧马掌钉就不要了,男孩子们就捡起来玩。
5、踢球
北方的冬季,大地被一片白茫茫的大雪覆盖着,孩子们扫除一块空地作为踢球场。那时只有学校有足球,市面没有卖的而且有也买不起,孩子们就用旧棉花破布将猪吹泡(猪膀胱皮)塞鼓鼓的缝上当足球踢,几十个孩子分成两伙,也没啥规矩就知道往对方的大门(用雪堆成的门)里踢,踢进球门后场外的大人和孩子们一片欢呼声。
6、打小皮球(玩口袋)
3个人(6人也可以)分两头中间各一人,这一头拿着小皮球朝着中间的人打,中间人来回晃荡躲避球不让打在身上,如果没打着另一头捡起皮球再往回打,如果打在中间人身上,就罚下(如果能接住再抛出去不算犯规),其他人再上来继续玩……。(用布口袋装进苞米粒代替皮球一样的玩法)
7、踢毽子
用鸡毛翎或猪鬃或线麻穿入三个大钱(古钱)的钱眼处,底部用火燎一下弄成平面,两个人或多个人踢毽子比赛看谁踢的多。踢毽子花样很多,有的是一条腿站着不动另一只脚踢毽子,有的是移动着撵着毽子踢,有的是用脚的外面踢,有的是两条腿轮流跳起来踢,有的是多人围成圆圈踢……。
8、跳格子(跳房子、跳升级、扔沙包、扔口袋)
用粉笔或木棍在地上画上格子,单格子用单脚落地,双格子可以双脚落地,半圆部休息转身用。在格子内写上12345678,将口袋(用砂子或苞米粒做的)按顺序从1扔到8(9是公共领地)。开始时站到线外将口袋扔进1,单腿跳进1内弯腰将口袋捡起,按顺序跳到8转身回到起点,再把口袋扔进2,这时单腿站在1内将2内口袋捡起,逐级跳跃……,中途不该落地时犯规了罚下,如安全跳完全程,就站在9将身体背对格子把口袋从头上扔到格子内,扔进那个格子那个就是自己的领地,别人到这个格子时就要费力从上面跨越过去才行,如果遇到两个别人的领地你就要单腿跨越两格,一场游戏下来几乎每格都名花有主了。
用双丫木棍或用8 号铁丝做弹弓把,绑上皮筋或医用废胶管,端部绑一块皮子或硬布免得放泥蛋时打滑,将黄胶泥团成约1厘米直径大小的泥蛋蛋晒干做为子弹。孩子们到一起时比谁打得远、打得准,看谁能把屋脊上麻雀先打下来、看谁打的麻雀多,(有的孩子不会玩将子弹朝里打,打在自己的鼻子上)。
10、打冰尜(抽冰猴、抽陀螺)
冰尜多数都是自己将硬木用刀削成长圆形或苹果圆形的,为了耐磨后来在尖部钉一个铁钉或到老师那里偷一个摁钉按上,上面染上各种颜色旋转时好看,再后来有人用轴承中的铁珠子按在螺母上做冰尜,供销社有卖冰尜的太贵了,一般人家的孩子买不起,同田字格作业本一个价:7分钱一个。
将冰尜用两手握住用力做成旋转状猛的放到冰面上冰尜就转起了,还有一种是将鞭子缠到冰尜上用力一拽冰尜就转起来了,冰尜转起来后,用布条或用麻绳做的冰尜鞭顺着冰尜转的方向猛抽,然后看谁的冰尜在冰上‘悟’(转)的时间长,谁把对方的冰尜撞倒,谁的冰尜就最好。在北方零下二三十度寒冷的冬天里,一群群孩子在冰上抽冰尜,热的甩掉了帽子,脱去了棉大衣,忘记了呼啸的北风,只听见男孩、女孩们呼喊着自己的冰尜:转、转、转!撞倒它,撞倒它!快点转、快点转!……
11、打跐溜滑
冬季下雪时多,雪也大,有时一次就下膝盖那么深,院子里积攒了很多雪;那时家家都有人拉爬犁,爬犁上面放上大笸箩或大柳条筐把积雪运到院外。
12、滑冰刀、滑冰鞋、滑冰车
农村的孩子买不起滑冰刀和滑冰鞋,就动手自己做。找两块同鞋底一样大小的木板,每块木板底下订上两根8号铁丝当冰刀,木板前后头订几个元钉用来防滑和起步时蹬冰、刹车,用麻绳做鞋带绑在双脚上,在硬雪地上或冰上滑行、比赛。
滑冰车(滑冰爬犁),用两根木方做成前后两头翘曲,底下订上两根8号铁丝,上面钉上木板,盘腿坐在上面或双膝跪在车上,两手拿两根(用木棍夹上两根元钉做的)滑冰钎子,双臂用力在雪地或冰上向后扎去,使冰车迅速的向前跑去。
13、打雪仗、堆雪人
14、藏猫猫
有的在生产队场院的庄稼垛里,有的在各家院子里玩藏猫猫。有人藏得很隐蔽找了老半天也找不着,就像电视剧里演的,敌人都到到眼前又走了,有人藏得不好,一打眼就找着了。
15、掏家雀窝
16、顶拐(撞膝盖)
17、骑高马打仗
18、滚铁圈
一个圈和一个车把:铁圈直径约35~40厘米,宽约2厘米左右,那时玩的都是木桶废铁箍和大铁车(花轱辘车)的废铁箍;车把是用粗铁丝制作的一个与铁圈同宽的弯钩。上学放学的路上、操场上都可以推铁圈玩,可以推铁圈走,也可以推铁圈跑,可以走直路也可以走弯路,最难的就是看谁能将铁圈推得最慢而且还不倒地,这是当时孩子们最尖端的比赛项目。
19、纸弹枪
20、跨马(跳马)
经常有‘马’被人压趴在地上的事情发生。
21、石头剪刀布
22、跳绳
24、扎鱼(攻城)
25、玩嘎拉哈(羊拐、膝盖骨)
歘嘎拉哈是从满族传过来的游戏,一般多为女孩子的游戏,男孩子也玩。嘎拉哈有四个面分别为:“真、轮、肚、坑”,可两人玩也可多人玩,农村家家杀年猪,那家都有一大口袋猪(羊)嘎拉哈,一到冬季或过年时大人小孩围坐在热烘烘的火炕上歘嘎拉哈;有的用手将口袋扔起来后,伸手抓起炕上的嘎拉哈再接住掉下来的口袋,看谁抓得多、接的多;有的用俩手指捏着嘎拉哈的一只大角,将各种姿势的嘎拉哈都摆成一个姿势,叫‘搬真’玩法不一,其乐融融。
26、掏老鸹窝
27、摸瞎、捉迷藏(蒙上眼睛摸人)
28、老鹞子抓小鸡(扯拉拉尾)
29、跳皮筋
30、打水漂
31、下连棋
32、走五道
走五道是一种俩人玩的民间游戏,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在地上、桌子上画横竖5条线相连接,每人5个子摆在自己的底边线上,在横竖方向出现俩子对一子且这条线上没有第四子时就可以把对方吃掉了,直到对方剩一个棋子时就算输了。
33、翻花绳(翻花手绢)
34、放风筝
农村孩子们大都自己动手(或父母给做)糊风筝,用高粱杆或竹篾子绑扎骨架糊上花花纸,用线麻染上颜色做尾巴,用母亲纳鞋底子的麻绳做风筝线结实拽不断。
风筝有鱼形的、有鸟形的、有蜈蚣形的……,五颜六色的,随着春风飘舞在乡村的天空中,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5、蜘蛛网捉蜻蜓
36、纸飞机
37、抓蝈蝈
一个孩子顺着蝈蝈叫声的方向悄悄地迈着细步走到一棵大蒿子的跟前,蝈蝈还是停止了叫声,孩子蹲在那里等着,过了一会一个‘大绿豆’张开翅膀又唱了起来,孩子轻轻地伸出张开的小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大绿豆’扣在手里。抓蝈蝈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活计,两手扣松了蝈蝈跑了,两手扣紧了把蝈蝈大腿碰掉了,要不松不紧刚好把蝈蝈逮住才行。
38、滚酥雀
39、踩高跷
40、扳腕子(掰腕子)
俩个孩子撸开衣袖子,双手叉握着,裁判一声令下:开始,双方各自使出吃奶的力气想压倒对方,一旁的孩子们高声的呼喊着:加油!加油!……!
41、拿大头
42、摔跤
43、拉草钩(斗草)
有一种叫‘老牛哞’的野草,取草结丫处约一寸长,俩人各用一只手将草钩挂在一起拉扯,看谁的不坏为赢家,赢家再迎战下一个……。
另一种,双方各用两手拿着一根树叶的柄梗搭在一起拉拽,被拉断者为输家,赢家再接受挑战……。
44、打秋千
45、别手(单脚推人)
46、象棋
47、编花篮
48、纸风车
用硬纸做成风车,用扫帚上的竹枝扎在高粱秸秆上,拿着向前跑,风车就转了,乐趣!
49、拍手歌
50、拔河
注:还有很多游戏如:打跑球、抓鱼、抓青蛙、爬电线杆子、扎猛(游泳)看谁在水里呆的时间长、谁倒背脸跑的快跑的远、谁蒙上眼睛跑的时间长、骑在马背上赛跑等等等等。有些游戏玩法已经忘记了,还有很多游戏已经回忆不起来了。
20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