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传奇大金国 |
文/思文
公元1149年,完颜亮发动政变,杀死了金熙宗。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据记载完颜亮为了上下贯彻迁都的意图,还亲自征求官员们的意见。他对一个叫梁汉臣的官员说:“我栽了200棵莲花,都没有成活,这是什么原因?”梁汉臣心领神会地说:“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会宁府)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
梁汉臣接着进言说燕京虎视中原,为万世之基。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就派了大量人工在城里的一片湖沼栽种了大量的莲花,今天北京南城莲花池的地名和遗迹就是因此而来。
定下迁都大计之后,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官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捣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原中京),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金中都城是环绕着辽燕京城扩建而成的。外郭城墙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宫城完全仿照北宋故都开封皇宫的样式,其部分建筑构件和大量的珍宝陈设,也是当年从开封搜掠来的原物。
自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至金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再至迁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金中都共存在63年。在这63年中,中间经过世宗、章宗时期,金代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1990年在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工地发现的城墙水关遗址(已辟为博物馆);昌平区铁壁银山的法华禅寺塔林以及著名的卢沟桥等等都是金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