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堂五星赋
(2016-02-05 10:41:03)
标签:
七政四余果老星宗琴堂五星赋占星中国古典占星术 |
分类: 星经杂注 |
日为众曜之尊,月乃一身之主。
九紫辰:常规读书,直解可矣。此句即是这样。直解日月之至尊至权可矣。然如是这样每每读书如此,则难达古贤之心。以何,以后句,为何不用词说“月乃夜辉之权”“明”之类的,以成这个“尊”字排比,以成这昼夜和日月的重点。所以,这突兀出来的“身”。是不合古代蒙学的。只要是真苦读过的,那怕是稍通笔墨级别的人,也不至犯这样的错误。而偏要这样去写,则必有原由的。
望斗经则云:“夫观宋属东升父之基,赵为西没娘之祖。官号天上,田名地下。”是卯必东升,酉必西没。卯则父基,酉则娘祖。卯日起而酉月起。日月交动,而命立卯,身起酉,则命身成。是以,后人常不明,为什么一定要卯立命。以人之生也,父母之交动而生也。是以,明得这些,才能真明白,为什么这句要这样写,以日为尊,诸星皆赖阳。而实则指命即“太阳”,身即“月”也。“若论五星无多诀,端的从命无多说。”太阳转动,以父阳之精成命,太阴转动,以母月之身而来。命身即成也,父日则住午迎命,成严父之教,母月则住子祖居安身,成慈母之养。子午日月互动而成教养之义。如果说,诸星必也以阳为尊。那这时,如你们能明白诀语则此赋初始之句深藏的含义才能出来。借日月以成喻也。下面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即直读又借喻的。
太阳正照,诸星罢争战之锋。孤月独明,一世享安宁之福。
君阳有罢争制煞之威。而月成身,则喜独明。那借喻呢?还是皆“赖阳”也。还是若论五星无多诀也。而指金会不那么为难后学。会说“逐一需详过”,如君之至处,诸星皆伏首。
日月最宜拱夹,金水须要分明。金水会垣,水忌退于金后。
是以,直读则日月至尊,为最宜拱夹。那借喻呢?所以,细读下就能明白,明着可以说是,诸星最要夹拱日月,更多人的直解会是,日月夹拱某宫星最好。问题就在这。这里用词是“日月最宜拱夹”。是日月的本身最宜要拱夹。则喻,命身最宜拱夹。金水呢?明读是一义,金水能辅润日月也。而喻借则指吉,命身最要宜吉夹拱。那还有没更深的,有。“分明”一词。“水忌退”一词。举一而明进止。读古贤之心,则当要以心去读。
日月合朔,月宜占于日先。
日月同期,如月在日后,则为晦之最重,是以说,当月宜在日前,为晦过而明起之时。那同理。借喻呢?古人一直在说日月的。这些关节过了,则后面的都可以不用读了,可以不用注了。古诀是“唯重月”矣。“身命日月要入垣,失宫福不全。身星最紧命次之,恩福要相宜”
计罗明朔望之逢,火土分昼夜之忌。
到这一句并且转折,开始细化,则星象或指或喻而己。而这一句。还是和上面一段。是总纲来的。是以自后开始,不再一一这样提示。但这句即是总纲之句。就多加点笔吧。计则蚀月,罗则蚀阳。记得以前有人问过我,说他排了下星历,日或月和罗计合度了啊,怎么没发生日月食啊。以月蚀望,阳蚀朔也。此句明面词意是,日月至尊,怕罗计之相蚀。那借喻呢?而且,为什么古人,要特别以南交为罗,不用计?理通了这些,则能明白。以阳则火精,罗为争辉吞阳也。而月本可同明,金火相宜,唯计阴私吞之。是以南罗而北计。是以记得,当初明末清初争制时,西洋人士,为了让中国和“国际”接轨,强行将南交罗变成计都,计都变成罗,民间根本不鸟。后面只能又改过来。改来改去,就乱了。而“一些知识分子”不知道啊。唯“科学”是举。像这些创举执之以验,自然难验,则果老琴堂当“一扫”矣,则不若“真命度”矣。那究竟还喻了什么。喻命身当明旺,喻余奴之凶,喻余当独行。
土罗夜遇,多招哭泣之灾。金水冬生,难免孤寒之苦。
从开篇即不断的日月。总是不若指金“人生富贵皆前定,干系身与命”。此上面一句转折连此句开始,则或宫或星,即指即喻。则不再多言了,随注而己。如使真学的,最好还是像这开篇一样,多去深思明面之词与深意吧。金水以吉,火土以凶。借以言吉凶。使火土之吉,使金水之凶。反转之可矣。吉凶之变异无常,非能一二语能举全者。是以古贤借此句以提示。土罗固凶,金水亦有其不吉之可。同理,火土亦有其不凶之理。用了一个“夜”字。用了一个“冬”字。学者明其所大藏理否?不断的反而推之,则理现眼前,何致“一扫”,何致“命度不真”。
水金宜附近于身命,日月喜拱夹于福官。
命身近吉为好。
日月次星张之度,有引从端为贵格。
命身躔殿为好。再有引从更妙。
金水躔奎壁之府,无混杂必主文宗。
朝天之吉。更喻吉而意更带吉之妙。
阴阳失局,到老无成。
再多一句吧,时而常看到有论什么日东月西,日西月东之类然后怎么的。实际星之行慢,如日之在西如直用盘。差不多半年都这样,而借此以断,也是莫奈何了。照这样都可以电脑算命了。直解“命身失局,到老无成……”
金水互垣,终身有益。木气拱身守命,必有寿而聪明。
金水之吉再得垣旺。木气之吉而拱命身。更取意,木寿。
金孛骑马坐花,必无礼而淫乱。
金孛情色之星
孛罗克限化刑囚,人亡财散。
余再作凶
限主化官会金水,名遂功成。
限作吉意
火暗忌昼犯于太阳,土刑嫌夜截于孤月。
火能争光,计土晦月
罗刑寅位,有打虎之能。木印辰宫,有骑龙之德。
又配以宫意。学者尚可多读兰台妙选
木气贯命,多为林下逍遥。
木带孤清意
土孛破官,徒向士途奔走。
凶而破官,兼指交战之凶。其它古赋常见。
日陷奴仆,终身不振。月居闲极,反为吉祥。
取于人事十二宫意。
木金化暗人四宫,必伤祖业。
指田宅祖意。兼作凶交战。
太阳带禄居七位,定得妻财。
指夫妻宫意。兼言禄之吉,兼言星之吉
气孛守嗣垣,男必孤刑。
指男女宫意,兼言余之凶,兼言气孛之性,气则孤,孛则流。
罗火入对宫,妇多产厄。孛居九位,中年漂荡而无归。罗入十宫,一世夸豪且嚣讼。命逢刑曜,而水孛落在厄宫,投河奔井。身在刃乡,而火罗坐于相貌,自缢自刑。金星守命,好色欲而假清高。
兼起星性,宫意。各各取断。
木德临垣,怀慈心而负刚毅。水必漂荡无守,火必偏乱不常。土能熟虑而潜隐,计必多机而巧算。孛招谤怨,罗喜贪歌。气若得照,为人必好于孤介。文人才子,多因金水二星。木气得垣武将功臣,必有火罗计孛入格。
再详说各星之性。学者又可多看“轮宫赋”
福官天马朝阳,玉堂贵客。文魁火罗捧日,翰苑名公。极贵阴阳拱禄,朝向犹奇。最富日月拱财,坐旺享福。
朝与拱夹阳阴之吉。兼宫兼星煞以言之。
孤克者木气罗守命,身泊孤辰寡宿之乡。
木气罗等主孤克,于煞则孤寡以配。
淫贱者金木孛临身,命坐冠盖咸池之上。
金孛等易情淫,于煞则冠带咸池以配。这二句,尚藏下战反之理。如木为孤,金而克之,则孤不成孤,反作孽。
孛主迁移漂荡,逢生旺多作商流。计主诡诈好谋,更强健必是戎贝。
孛主流荡。平人流荡自然不利,使商人能流,正是货通天下。计则主奸谋,平人自然多诈私,使兵权,则正是兵尚谋也。
巫医术士,禄马俱陷空亡。僧道高人,日独居于华盖。
吉而逢空而闲矣。
九流者,土孛计同居于官禄。
不吉居官,九流断。
残疾者,火罗土杂处难宫。
凶煞居疾,残疾断。
白虎带煞入命,公讼是非之辈。福德煞刃同会,谋害设情之徒。
兼星煞以言性情。
吉星坐实,胜似高强。凶星落空,胜似弱地。明实不如暗实,原空不如流空。有实不如有夹,有夹不如有拱。空其位莫空其星,实其主莫实其煞。
空实之用。
贵人殿驾禄马,喜扶恩有拱,不喜扶煞党恶。
星煞之用
身恩田财官福,喜互垣坐实,不喜散漫无情。
吉互之用。三而并之。
用星不可受伤,身星不可落陷。
喜用星吉强键,不欲用星弱而受伤。
天煞地煞,不宜拱福拱官。
官福之重,不欲会煞。
驾前驾后,犹怕逢刃逢的。
岁之重,统局一生。
身命逢官无实拱,职位难高。
命身之重也,日月之权。注意这几句,一共所举。
福官坐实值身空,发施不出。身官俱好,既能富而远贵。
辩证了所举,个中区别和所重。下面几句皆如此。当细细体会。
福恩两强,纵遇险而无凶。恩能取信,恩一陷而信令不行。
一则福,一则恩。
福能保官,福一空而官居不久。
官福的互辨。
福嫌身弱,田忌财空。
田财官福,人生之大用也。
身弱福强,似病人而挑重担。田高财陷,如浪子而逞风流。
要能用啊。无不命身。
忽灾忽福,是煞恩相守。暂富暂贫,为直难伤财。
使恩煞同途则忽灾忽福,暂富暂贫。
禄入对宫,因妻致富。马临官位,出祖成家。
对宫则妻,起吉则因妻而富。官则外,马动则出离在外。开始兼论他宫。
主弱奴强,奴隶有欺凌之状。命居闲健,弟兄起争斗之风。
奴兄之弱。
男以七煞为权,女以二宫为主。
男以重权煞,女以重助夫。
主防刃宿,最畏见于刃乡。男怕煞星,犹恶逢于煞地。天星地煞,俱要参详。当年流年,不宜重见。化暗刑囚真可虑。坐亡劫刃最为凶。
单列凶刃劫亡等。并提示用法。
凶星若守穷途,为祸莫甚。吉曜既居弱地,为福全轻。
凶之为凶,其凶则可,何以后句居以弱地。是提示,宫煞之并起之用也。
生星化凶,未必为凶。煞星化吉,未必为吉。
生克制化以成,又何论乎化。
凶星生吉曜,吉能制凶。吉宿犯凶神,凶能制吉。
生克制化以成,吉有不吉,凶有不凶之辨。
遇敌须然有救,正生犹忌暗伤。
使伤我者,最须有制。使有资吉我者,又恐暗伤之。
暗耗虽逢,遇生反吉。刑囚若陷,纵恶难施。
使资吉我者,又何论乎化。
主星忌难同行,煞怕直难作党。
忌凶而同行,又最怕凶煞而并党。
欲知气数长短,须看根基强弱。官度生贵乎明健,直难星须要伏降。身命高而根本固,又何畏于煞星,奴煞旺而身主衰,亦难问于限主。
无非生克制化,无非命限。
关界上凶星迎送,必损厥身。标的中吉曜加临,必得其寿。
限之重也。提示限用之法。
太阳照煞地,能散诸凶。
太阳之吉也。
煞星坐限宫,妄为作福。煞星不宜作党,宫主须忌失躔。煞若逢生,为祸愈酷。煞星遇敌,至祸反轻。但逢克限之星,便是兴灾之日。最怕当头太岁,亦防得势余奴。黄泉路,鬼门关,无非险地。劫煞头,刃煞尾,亦是战场。众星战煞定无忧,一煞当关真可虑。须知余奴拒敌,得经本主自如。
专阐限用之法。
更看岁君赶煞,流年并限如何。细辨盈虚,的见体咎。
由命而限,由限而岁。则论命无遗矣。